當天下午,全勇來到糧倉,先四周看了看,圍墻比較高,按朝廷要求,都是三米以上,上面還得建有倒剌,加上倒剌,得有四米高。
走進墻內就看到墻腳邊還有一米寬的溝,溝中儲水,如果有火災,這水可以直接用來救火。
不遠就是一排糧倉,糧倉地面上像個圓形雕堡,露地面約三四米,隨便打開個糧倉就能看到有臺階往下,全部都挖到地面以下的。
大的糧倉儲一萬石,小的千石,全部鐵門鐵鎖。
糧倉與糧倉之間距離十米以上,中間空無一物,也沒有引火物,所以燒起一個糧倉都不容易,更別說同時燒起五十多個。
全勇只看了一眼就知道是肯定是故意人為的,不然不可能把幾十個糧倉,三十萬石全燒掉。
你不開門,在外面都點不起火。
不一會,他派出去的第二批人陸續把一些人員叫到這里。
負責這糧倉的廣陵縣戶房主事譚奇,戶房幾個吏員也到了現場。
曹琨也過來了,說名單看不清。
全勇搖頭“八個守衛晚上就回家,名單不用了。”
火災是晚上發生的,八個守衛晚上就回家,那就和這些守衛沒多大關系,除非抓到他們爬墻的證據,從現在來看,主要的內鬼,還是三十戶住在這里面的百姓。
沒想到譚奇到后,說他剛當了沒幾個月,原戶房主事錢保山在火災發生后,不到十天突然失蹤了,到現在還沒找到,
“。。”曹琨和全勇頓時感覺到這錢保山有疑。
“宋慈,你怎么看”全勇問宋慈。
宋慈想了想“下官認為,這里面三十戶百姓也有可疑。”
當然,錢保山也可能起到串連作用,因為里面大部份百姓,都是官府選的,而負責選人的,正是錢保山。
從拿來的名單看,里面還有錢保山的親戚在。
此時全勇和宋慈已經了解了糧倉平時運轉的情況。
白天守衛八人,晚上守衛回去,回去時,里面的人鎖門,所以和守衛沒啥大關系。
全勇直接指著糧倉,問譚奇“這糧倉修繕后,是不是和以前一樣的”
“是的,侯爺。”
“你給我點火燒起來看看。”
譚奇愣住了,左右看看,好像無處著手。
他果斷道“要開門才行。”
“把住戶都叫出來,無論大小,所有人。”
全勇一聲令下,很快住在糧倉里的三十戶,無論大小,全家老小被拖了出來。
大伙都略有驚恐的看著全勇,好多人一臉茫然。
全勇按名冊點名,一個個問過來。
問到第一個就震驚了。
第一戶就是火災后才來的,原來內部三十戶百姓也換了好多,在火災后,有六戶舉家遷走。
全勇再叫來當地官衙里的人,都是一問不三知,不知這六戶去哪了。
此時西夏地區的身份牌還沒有推廣到全國,揚州這邊也沒有,這百姓去那了,當地官員完全可以說不知道。
至于他們遷住的新地方,要等大宋下次人口統計,或推廣到身份牌時,才會知道,但古代可以改名換姓,確實難查。
此時那譚奇也道,我們也懷疑原主事錢保山和這六戶人家合謀,但這三十萬石糧堆積如山,想處理也不容易,目前還沒找到人,所以無法斷定。
接著全勇再問其人,很快得到一個消息,這些在當失火當天,都睡的很死,他們懷疑都被下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