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元貞四年七月到元貞六年七月這近兩年產的燧發槍大部份都在這邊。
步營約五萬,按五分之三用燧發槍,全軍燧發槍約為三萬支左右。
宋軍帶了五萬支,兩萬支為備用替換。
這兩年宋軍一共打造了七萬多支左右燧發槍,其中有五萬支在呂文德和孟瑛手上。
此時的會寧府,距離蒙古大汗窩闊臺常駐地,大本營官山后世蒙古烏蘭察布有兩千多里。
蒙古人是千想萬想,沒想到趙與芮用談判拖延時間,在兩千多里外集合了六萬多大軍,十五萬匹戰馬,并且外圍的一萬多騎兵全部都是蒙古人打扮,所有哨騎連發型在這兩年都改換成蒙古人的。
宋軍這次一門火炮都沒帶,隨軍帶了上百工匠和上百位朗中醫生,還有一百部拆開的中小型投石機部份部件,像配重廂等重要零件,和較大的零件都沒有帶,如果需要用到,就原地打造。
宋軍盡量輕便,能帶的都是輕便的物資和物件。
七月份,李亮知道他們的最終目的。
那是距離他們四千多里外的蒙古帝國的首都,原鐵木真領地,后劃給拖雷的哈剌合林。
前面說過,哈剌合林位于今蒙古國境內前杭愛省西北角杭愛山南麓,鄂爾渾河上游右岸的額爾德尼召近旁,距烏蘭巴托市西南365公里。
哈剌和林所在地區也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帶,當地森林繁密,盛夏時遍野開花,不但有水草肥美的天然牧場,還有鄂爾渾河邊的大片肥田可以耕作。
目前哈剌合林有五萬多戶牧民,主要是蒙古和契丹人為主,有部份女真人和漢人,漢人全部是工匠,前期蒙古人掠奪到工匠后,都遷往哈剌合林,后期才開始把工匠分配到各地。
哈剌合林現在還是蒙古戰馬和戰備甲具的生產基地。
這里有各族工匠兩萬戶,其余三萬戶全部養戰馬或囤田,每年為大蒙古帝國源源不斷的各類兵甲和數以十萬計的優質戰馬。
這是大蒙古的核心區域,真正的大本營,窩闊臺都幾次想占為己有,但都不好意思下手。
拖雷系后來能成為大汗,這里的就是他們拖雷系堅強的后盾和強大的基礎。
此時宋軍占據的寧夏距離哈剌合林只有一千多里,宋軍在寧夏集合了三四十萬大軍,如果直接北上,也能進攻哈剌合林。
但西夏北部當年劃給蒙古了,宋軍要經過,必須要打堅城黑水城。
而哈剌合林一旦受到攻擊的消息傳出來,他西邊的拔都領地,窩闊臺領地,察合臺領地的蒙軍都能云集而來。
所以趙與芮反其道而行,從最遠的東邊,會寧府集合兵馬,由東往西推進。
他的路線也在過去五六年里,多次測算推演。
即便是走平行的直線,宋軍距離窩闊臺的官山還有一千多里。
然后再考慮蒙古六月到八月份是雨季,冬季幾乎完全不下雨,所以趙與芮故意把談判時間定在八月。
而宋軍七月從會寧府出發,進入哈剌合林時,正好避開六到八月的雨季。
但宋軍從會寧府西進,還得小心鐵木真的弟弟們。
1214年,鐵木真分封地盤,其蒙古東北部,斡難河、怯綠連河中游之地,分給幾個弟弟拙赤合撤兒、合赤溫、鐵木哥斡赤斤三家,合稱東道諸王,這三人的位置基本在后世興安嶺以北到原金國北方一帶。
aatdivcssaa“tentadvaa“aa于是元貞六年六月,兩騎宋軍突然沖向怯綠連河附近,找到了按赤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