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沒有主子
眾將都不認識口溫不,不由看向趙迪。
孟珙向趙迪點點頭,示意他解說下。
“口溫不是鐵木真同父異母弟弟別里古臺的次子,也算算蒙古宗王”
這個人在史書上有“善帶兵,少擾民。”的記載,有人稱之為蒙古賢者。
這種基本在此時的蒙古諸將中算是良將和好人了。
趙迪又道,口溫不座下契丹兵很多。
當年鐵木真把把遼王耶律留哥原本在遼東的屬地和臣民劃歸口溫不,耶律留哥部下的契丹軍都劃給了口溫不,所以口溫不的親軍主要以契丹人為主,駐守克夷門的五萬蒙軍里,有三萬是契丹人。
趙迪又道,這口溫不人名不錯,對百姓和部下都挺好的,大伙都愿意為他拼命。
言外之意,這克夷門不好打。
可孟珙一聽對面契丹人這么多,口溫不又對部下不錯,當下左右看看“有沒有人愿意去勸降”
他這說話是相當明顯,趙迪頓時漲紅了臉。
他還沒開口,弟弟趙濱不知天高地厚,立刻道“末將愿意。”
趙迪立刻瞪了他一眼,你這不是找死
他們當年從蒙軍中投降宋軍,現在再去勸降,口溫不不砍了他才怪,不過再想想,口溫不這人不算殘忍,至少和其他蒙將對比,算是賢者,或許不會殺弟弟。
“很好。”孟珙滿意趙濱這態度,當下道“蒙韃向來殘忍,我怕你有去無回。”
“你等會再去,咱們給先口溫不一個下馬威,他看到咱們的厲害,應該愿意投降。”
趙迪和弟弟雖然降了宋軍多年,也一直跟著宋軍,但可沒見過宋軍攻城。
趙迪還是勸道“克夷門易守難攻,只有從北面再包圍,讓他們無處可退,糧盡在而降。”
在孟珙出兵前,趙迪就這么勸說,認為宋軍應該兵分兩路,一路從應理過黃河,經沙漠,賀蘭山,繞到克夷門北,一路按現在路線,到克夷門南,兩路夾擊,只圍不攻,讓蒙軍糧盡而降。
因為趙迪也認為,克夷門是打不下的。
當年他跟著鐵木真,可是親眼見證了克夷門的險要。
孟珙當時就拒絕了,因為從應理那邊渡過黃河,還要走騰各里沙漠和賀蘭山中間的山道,這是蒙軍當年都沒走過的路,宋軍輜重無數,還有馬車,火炮,根本沒法走。
趙迪又建議先派一支兵馬北上去打黑水城,回頭從黑水城繞過來,可到克夷門北。
孟珙也拒絕了,認為徒耗時間,這要多走數千里路。
不如先破克夷門,再去黑水城,然后可以從黑水城進漠北。
說實話趙迪這會心里不是很高興,因為做為降軍,他也是略次提出他認為對的建議,沒想到孟珙全拒絕了。
他固執的認為,宋軍是不可能攻破克夷門這樣的天險。
克夷門現在只需防守南面,蒙軍五萬集中在城堡中,兩側是山谷不好攀爬,能爬的只有中間五里多寬的城墻,也就相當于兩千多米長。
五萬蒙軍防守兩千多米的防線,可以分好幾個批次輪休投入戰斗。
加上西夏和蒙軍經營多年,特別蒙軍在這里還學了宋軍的經驗,在城頭建造了大量的防箭雨棚。
不得不說,蒙軍是很擅長學習的,當年他們攻打宋軍防守的城就比較難,宋軍動不動用火箭,還有防箭雨棚,這些都被蒙軍學去了。
定州沒防箭雨棚,是因為不是重鎮,又是宋軍交易區。
克夷門是西夏北的要塞,蒙軍在這里經營數年,城頭上一眼看去,全是密集的防箭雨棚,蒙軍都站在雨棚里面,在趙迪看來,現在輪到宋軍頭痛了。
宋軍的弓箭再多,拋射對城頭毫無效果。
這次不知要死多少宋軍
就在趙迪有些胡思亂想時,邊上孟珙伸手拍拍他肩膀“我知道趙將軍擔心我軍勝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