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臺不由白了他一眼,氣的懶得理他。
大蒙古的勇士哪有不戰而逃的,無論如何,就算不為自己,為了牧民們,也得和宋軍一戰。
“宋軍遠道而來,人馬眾多,補給是個問題,只要各城死守,不給宋軍掠奪補給的機會,我們慢慢游擊,磨耗,一定能拖垮宋軍。”察合臺只能自己決定戰略。
他見識過宋軍的陣地仗,所以并不打算強攻宋軍,他想拉長宋軍戰線,切斷宋軍補給,到時自然可以不戰而勝。
但前提條件是,各城能守的住嗎
九月中旬,宋軍沿著主要商道大路,來到唆里迷城。
在與此同時,察合臺的大軍也到了宋軍三十里外,雙方哨騎頻頻接觸,蒙軍并不占優,察合臺更加感受到宋軍實力進步飛快。
好在這時他得到一個好消息,別失八里投降后,宋軍就把別失八里當成大本營,駐守了一萬宋軍,然后就在別失八里附近,控制牧民們屯田,牧養牛馬羊。
宋軍顯然也準備打長期戰,在他領地內設補給基地。
原本和州更適合,但和州進行了抵抗,被宋軍殺空了,宋軍選擇了更遠一點的別失八里。
宋軍雖然有了基地,但少了一萬大軍,對面人馬變成十一萬。
準確來說是十一萬三千,因為別失八里投降的三千蒙軍目前已經大部份被宋軍征招了跟隨了。
別失八里投降后,宋軍沒殺一人,十夫長以上的蒙軍軍官全部留在別失八里城,其余軍士全部跟著宋軍繼續征戰。
這些軍士的家屬還被宋軍集合到一個區域居住。
“宋軍少了些人馬,駐守在別失八里。”這個好消息很快傳到察合臺這邊,撒班高興道“要不咱們繼續退,唆里迷城也讓給宋軍”
宋軍每占一城,要留守一部份,到后面人馬就會越來越少。
察合臺差點想抽這兒子一巴掌。
“你派人飛箭進城,讓守將巴圖無論如何不能降,做好兩手準備,宋軍要是破城,就把城中所有東西,燒為灰燼,決不能讓宋軍得到一粒糧,一頭牛。”
宋軍現在完全是蒙軍西征時的戰術,通過殺光抵抗的城,來逼降蒙軍,然后得到補給點。
如果唆里迷城再被宋軍得到,宋軍控制著唆里迷城和別失八里之間的廣大區域,養起牛羊,屯起田,那就真的在這邊立足了,察合臺切斷宋軍的補給線會變的更難。
因為對面也是蒙古牧民在干,你總不能去屠殺自己的牧民吧。
如果是在宋境內,他們可以派出游騎,四處掠殺,現在反而卻怕宋軍來掠殺。
撒班得到命令,親自帶了一股騎兵靠近唆里迷城,結果發現宋軍只堵了東西兩個城門,整個宋軍大營分成東西兩座大營。
蒙軍在南北方向還是來去自如,當然了,城里的人想出來,只能吊繩下來。
撒班見狀也膽子大了,自己拿著箭書跑近唆里迷城,一箭射到里面,要求里面不能降,并做好燒掉一切的準備。
射完箭后他跑回來,興奮的向察合臺道,宋軍分成兩個大營,一東一西,距離好幾里,可以各個擊破。
察合臺都懶得理他了。
宋軍故意分兵,明顯是引誘他去進攻,陣地戰他是吃過虧的,不好打。
“沉住氣,合答海,伱帶一萬騎繞向別失八里,看看四周還有沒有牧民,如果有牧民,勸牧民們往北逃。”
察合臺不打算進攻,還是準備和宋軍耗,耗盡宋軍的糧,同時打擊別失八里的糧道。
察合臺知道宋軍帶了幾千輛馬車,每輛馬車就算帶了五百斤糧,宋軍十幾萬人也最多吃一個月,如果帶了別的物資,連一個月都吃不到。
但他沒想到宋軍在第二天大營扎下后,就開始射箭招降唆里迷城的守將巴圖。
看到宋軍射箭,察合臺知道宋軍可能要立刻攻城,只好帶領兵馬往前壓,試圖給巴圖支援的信號,同時壓迫宋軍。
九月十六日,宋軍的箭書射到唆里迷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