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太子重要嗎
當然重要。
趙與芮能不知道其中的關鍵。
但是早立太子,也有憋端,朝中很快容易形成太子黨,一個不好,反而害了兒子們。
趙與芮想了想后,決定留中不發,沒有回應。
劉克莊剛到內閣,趙與芮決定給他個面子,其實就是提醒他,你別再瞎折騰了。
但這些文臣可不講這些,劉克莊見趙與芮沒回應,也相當不爽。
第二日上朝。
大慶殿上人滿為患,左右文武各自站成兩堆。
趙與芮端坐在皇位上,看著滿朝文武若有所思,突然又想改制了。
趙與芮登基后已經數次改制,上朝也改成每上六天休息一天,但他最近感覺朝上的官員還是太多。
唐朝時,在京的官員都要求上朝,到北宋時,規定六品以上需要上朝,后來又改成文官七品,武官五品要上朝,明朝時,六品以上要上朝,到清朝時,四品以上要上朝。
所以趙與芮認為,雖然滿清韃子很討厭,但很多制度還是比較完善的,包括他們對皇子的培養,在各朝各代都是處于領先水平,所以昏庸之君也少。
就在趙與芮若有所思之際,邊上黃裳習慣性叫了起來“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趙與芮不由看了眼黃裳,心想這句話有些多余啊,不知道為啥各朝各代要這么
因為基本只要上朝肯定都有事。
不過他當年改制過,現在朝廷軍事問題不在上朝時議論,人事任免四品以上不議論,財政支出十萬貫以上不議論,這幾項事都趙與芮在下朝后,和內閣單獨討論的,不然內閣存在有什么意義不然滿朝文武所有人為什么都想進內閣,這才代表大宋朝廷的核心。
就在這時,下面有人提到宗正寺的一些屋子需要修繕,想讓朝廷拔款一萬兩千貫。
新的戶部尚書秦卓立刻道“你們把要修繕的單子和屋子列出來,等戶部派人去查看后再確定要多少錢”
這是朝廷現在的新套路,以前各省各部門,想要多少錢就開口向朝廷要,現在趙與芮都要先審核,再給錢。
像宗正寺這次要修屋子,戶部會和工部,皇城司所屬錦衣衛一起上門,查看要修繕的地方,然后對比民間費用,最后再確定給宗正寺多少錢。
朝廷支出十萬貫以下的事皇帝趙與芮都不參與的,他默默坐在上面聽著。
現場還是比較熱鬧,陸續有各種事情,有要考核提拔官員的,有要支出的,有要調動的。
反正都不需要趙與芮出面,內閣各部尚書就能現場搞定。
就是會有點吵,因為事情多,你說一句,我說一句。
沒多久,首輔魏了翁大聲道“都別吵,一個個來,按官員品級,事情大小緩重。”
像賑災什么的事,可以優先提出來。
趙與芮剛改制的時候,大伙還不習慣,因為皇帝像是看客,坐在上面看,處理事情的是內閣成員。
現在十幾年過去了,大伙也習慣了,很多人都是當皇帝不存在的。
趙與芮聽了會,感覺還得改。
如果事情多了,說話的人,現場和菜市場似的。
想想后世,很多事情,應該由各部門內部處理,不用上朝。
也就是他還得繼續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