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又來了機會,元貞七年朝廷要往波斯灣派兵,從海南,大員,漢州三地抽調。
這次算是開荒,全軍將士的都有優待,有兒子將來有機會當官或當吏,或繼承父親的勛爵。
將士立功是可以封爵的,但大宋一般后代不能繼承,宗室王子們也是這樣過來的,趙與芮當年也只是平民。
所以他當皇帝后,對只有立下特別大的功勞,對朝廷有巨大貢獻才能降等世襲一代,或兩代,也有特別可以世襲三代四代的,比較趙與芮讓找橡膠樹的,這種算特別的功勛。
還有造出燧發槍的工匠,都得到了世襲的獎勵。
還有一些和趙與芮起家時的心腹,可能世襲一代兩代。
絕大部份都得靠功勛來世襲,沒有特別的功勛,是不可能世襲的。
馮偉到波斯灣后,兒子將來大小混個吏員是沒什么問題,這是朝廷對開荒將士的優待,他再努力下,立些大功,兒子將來弄個官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且加入宋軍這幾年,他一直在用燧發槍,在海南時,參與過漢州兵馬征服當地土著的戰役,這次又與蒙軍交戰,幾次戰役打下來,他發現現在宋軍傷亡率很低,勝率極高,如果不是來波斯的兵馬太少,對對面的蒙軍簡直可以碾壓,這證明他當兵的選擇是對的。
此時蒙軍正在調整,準備再攻,前面有宋軍在清理和重新擺陣。
馮偉在后面數著自己的定裝彈藥,還有一百三十多枚,燧發槍三把都在身邊豎靠在墻上。
他扭頭看看身后,身后地面上豎了不少箭,都是剛剛蒙軍拋射來的,最近的一支箭差十公分就射到他,不過他身上披著札甲,不中要害也不怕,現在和蒙軍打,最怕的是蒙軍逆風。
蒙軍順風的話,箭很難射到墻后的宋軍,如果逆風,對上方拋射,箭會往回飛,容易射到宋軍身體后面。
今天海風微吹,蒙軍還真是逆風,還好風不大,剛剛那波受傷的宋軍應該極少。
“都頭,要盾牌不”就在馮偉若有所思時,邊上有個伍長貼了過來。
這是他都中伍長,老鄉,同樣隆興府來的周康。
周康和他同年兵,家中是普通百姓,也不識字,入伍后,馮偉經常教他識字,怕怕也混到伍長了。
周康從前面揀了面蒙軍的小圓盾,帶回來給馮偉。
“我在這干嘛”馮偉莫名其妙。
“綁腰上,我看到有兄弟這么干了。”周康道“你不坐在這里嗎,腰部現在唯一的弱點。”
宋軍的甲厚都是在頭部,肩脫,前胸。
后背是宋軍札甲的缺點,畢竟戰場上不會后面背對敵軍。
同樣,新兵們入伍時,軍官們也會告訴宋軍,戰場上不能后退,不能轉身跑,因為你轉身跑了,身后札甲是最弱的,會被敵軍很容易的射死。
現在馮偉坐在原地,肩部和頭盔不怕射,后背腰部是弱點,現在風小還沒事,萬一風大,有蒙軍距離沖近了,拋射之后,箭會倒飛的。
好像有道理馮偉聽完咧嘴一笑,但還是搖了搖頭“老子運氣不會這么差,你自己綁著吧”
“我拿回來兩個的。”周康道,說著不由分說“我幫伱綁上。”
他拿了根麻繩,不由分說幫馮偉往后腰綁著小圓盾,馮偉也沒辦法,只好任他去。
“都頭打了幾槍了”周康邊綁邊問。
“十八槍。”
“這么少,我打了二十六槍。”周康“最少中了十幾個,奶奶的,要是算軍功,能算好多。”
宋軍燧發槍手不好算軍功,戰場上打成一片,也不確定誰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