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難度就是必須在蒸汽抽水機旁二十四小時的燃燒蒸汽鍋爐。
現在趙與芮這么一弄,只要弄的好,小清河也能一直弄下去,就算弄不好,小清河也能多堅持幾百年。
現在趙與芮的官員們提前預判,然后根據地勢來做出重要的改道。
首先是黃河下游兩岸的筑堤,特別是重要位置的筑堤,提前筑造,預防決堤。
需要加筑堤壩的地方,在他們跑了幾年后,初步認為有八百多里,占據四分之一。
現在的濼口不比明永樂時差,朝廷在山東也設有制廠,山東的鹽,白,從這里源源不斷走向四面八方,往北銷往蒙古,往西到河南。
經過這些年的勘察調研,吳潛和汪綱一致認為,將來黃河決堤,河水還會大量注入大清河。
兩波人又跑了兩年,出了他們自己的方案。
趙與芮這幾年加大了白的國內制銷點,像山東的廠主銷蒙古和河南。
浙江、江南的主銷日本和高麗。
好在趙與芮的大宋有捷徑。
大清河經過濟南,那濟南附近的百姓肯定要遭秧。
兩廣的主銷大理、安南、占城等。
吳潛去實地看汪綱跑過的,汪綱實地去看吳潛跑過的。
大員作為最大的產地,哪邊需求量大,就銷哪邊,而且價格最低,也是國外商人去進貨的首選地。
盡管朝廷保密做的很好,但總有疏忽的時候,時民間已經有人知道了黃泥水淋法,也會制造白,可朝廷控制民間私制,簡單一條,凡民間大規模種植的甘蔗都有朝廷派人查看。
大批量的甘蔗只能賣給朝廷制,少量的甘蔗可以上市為水果。
民間商人無法種植大批量的甘蔗,自然也無法得到甘蔗汁,就算知道知道制白的法子也沒有用。
但朝廷也通知民間商人,你們想干這行,可以到海外去干,殖民土地,隨你種多少甘蔗,搞多少。
這些年濟南附近也有不少商人考慮到海外去,但附近較近的都被宋軍控制,更遠的地方風險也大,目前在大宋境內,想殖民海外的商人還是比較少的。
上午大概八點左右,吳潛剛到岸邊,就見一排大船正徐徐從沿巖離開,這些都是官船,上面裝滿了精鹽和,正沿著大清河往東南方的安山湖去。
安山湖就在東平州,與河北大名相近,距離河南也挺近的。
朝廷的鹽和先運到東平,再從陸路進河北河南。
通常從濟南發出的鹽等物,只要不遇到雨雪天氣,二十天左右能到開封,這在當時已經算是比較快的。
吳潛站在岸邊看著這批船離岸,等這些船施離后,不遠處才有另一波船在引導下開到吳潛所在的岸邊。
船剛靠岸,跳板還沒搭好,已經有兩個青年直接跳下碼頭到了吳潛身邊。
“下官曹友諒”
“方俊杰,拜見吳制使。”
吳潛趕緊抱拳回禮,身邊濟南錦衣衛千戶張鵬也迎了上去。
對面兩人全是京城錦衣衛的人。
曹友諒是曹友聞的弟弟,目前京城錦衣衛百戶。
這次他們隨船運來六臺蒸汽抽水機,錦衣衛負責保密事宜。
吳潛想治理大清河上面的土河,同時對土河一段進行清淤。
清淤在這會是最難辦的事,排水不容易,你要靠人工去挑水,不知道挑到什么時候。
歷史上的封建皇朝也很少這么干,如果非要這么干,肯定是先挖出瀉水河道,排掉大量的水后,余下排不掉的才用人工挑。
吳潛向趙與芮匯報后,是第一個運用蒸汽抽水機的大宋官員。
土河是黃河和商河之間的河道,漢鴻嘉四年前17年黃河決堤后,截斷了商河入海的流路,為宣泄河水,河堤都尉許商于當年帶人開挖了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