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胡子,你過來,看看這夜色下的大同城。”
耶律楚材上前幾步,和窩闊臺并肩,兩人同時看向身后的大同城內,城內現在一片漆黑和安靜,即便今天月光比較亮,其實也看不出什么。
耶律楚材腦子飛快盤旋,猜測窩闊臺的用意。
“我以前從小在草原上長大。”窩闊臺慢慢開口道。
耶律楚材在他剛當上大汗時,多次勸柬,讓他在眾人面前自稱朕,以示神授君權。
窩闊臺在眾人面前,也常稱朕,但人少的時候,有時會稱本汗,有時也自稱我。
他還沒有徹底習慣中原皇帝的禮儀。
這些禮儀,原本要到忽必烈為皇帝后,才開始盛行。
他和耶律楚材單獨聊天時,一般都稱我,很少稱朕。
窩闊臺先描述了兒時在草原上的畫面,寬闊的草原,豐肥的水草,奔騰的駿馬,能征善的族民。
耶律楚材在邊上靜靜的聽著,臉上的表情也越來越亮,他似乎猜到了什么。
接著窩闊臺話音一轉“你看這大同城,每到晚上,一片漆黑,像座死城一樣。”
“如果在草原上,我們現在必定正在圍著篝火,喝著美酒,吃著牛羊”
耶律楚材立刻回應說是啊,還記得當年我大蒙古召開忽里勒臺會議,四面八方的貴族到了之后,先開心了三天。
窩闊臺很有深意的回頭看了眼耶律楚材,表情相當滿意。
當年他們開忽里勒臺會議,各地趕來的宗王貴族們先匯聚在一起喝了三天美酒,吃了三天美食,玩了三天美女,然后才正式開始。
窩闊臺只是說起草原和大同的不同,耶律楚材已經猜到了他的心事。
沒錯,窩闊臺打算撤回草原,但這件事,他不打算開口。
而蒙古人向來相信薩滿和祭司,窩闊臺想讓耶律楚材出面。
而耶律楚材顯然猜到了窩闊臺的心意。
原本耶律楚材是堅決反對撤回草原的,他在山西和河北一帶,能為蒙軍征收大量稅賦還能征兵,運行的很好。
但現在宋軍大舉入侵,以后他恐怕也無能為力再征收稅賦,思來想去,耶律楚材認為,目前的困境下,也只有先回草原,等以后卷土重來。
兩位君臣相互間并沒有說什么事情,但大家心意相通,已經相互知道知道對方的心思。
耶律楚材和窩闊臺只說了一會話就回去了,兩人也沒說什么事。
但耶律楚材肯定窩闊臺想回草原。
回去的路上,他想來想去,想到白天的也速不。
拖雷有個女兒,也叫也速不。
而耶律楚材所想的也速不,是別里古臺的兒子。
也速不前些日子跟著別里古臺和宋軍打了兩場,皆以慘敗收場,他從小跟著別里古臺在克魯倫河流域附近的草原上長大。
所以回來之后,昨天他在會上強烈要求回草原。
而且現在宋軍正有兵馬在克魯倫流域附近掃蕩,他也是歸心似箭,認為和宋軍在爭奪山西和河北沒有意思。
對也速不來說,他父親的封地在克魯倫流一帶,河北和山西又不是他的封地,他當然不想留下來死守。
所以撤兵之事,必須要有人提出來,且不能是窩闊臺的兒子或心腹。
耶律楚材走到半路,直接轉身,前往也速不的營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