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最強炸藥
元貞八年七月,窩闊臺正往草原上撤退的同時,趙與芮又來到火器局演練場。
今天火器局又有新玩意向他展示,趙與芮來的挺早,他到了演練場時,天都剛剛亮。
現場早就布置好了,前面用沙包堆起一米多高,沙包后面挖了兩個坑,中間有條小道。
這就是后世訓練扔手榴彈的布置。
沒錯,今天趙與芮要見識下大宋自己的步兵手雷。
手雷這玩意聽起來好像比燧發槍還容易,其實也有難度的。
趙與芮到現在才弄好,最大的問題就是解決引信問題。
之前宋軍守城時,用過大型的,類似明朝萬人敵那種的炸彈,但那個難度不大,引信可以弄的很長,需要燃燒一段時間。
而手雷比較小,是不可能弄很長的引信。
“約四步。”唐波最后向趙與芮報告。
唐波簡單講了下過程,趙與芮聽完感覺工程量還是不小。
還要加上一點粘合劑,后世用沒用粘合趙與芮也不知道,大宋的工匠們用動物膠。
手雷飛出去沒一會,轟隆,一聲爆炸。
配方之初,火器局做了無數次的試驗,因為三者的比例要適中。
炸完之后,眾人圍上去看,并現場量了下爆炸直徑。
沙包前面擺了一圈東西,當場被炸的七零八落的。
后端是手柄區,主要是存放了引信和為了扔的更遠。
引信長二十厘米,尾端有個蓋子,打開后可以拉出引線,然后點火。
這種要是當引信,剛點燃就爆了,非常危險。
趙與芮本來想試扔一個,想想自己是皇帝,也沒有必要試險,而且身邊的唐波他們也不同意。
比例不對,燒起來很快。
剛開始,拳頭長的引信,嗖的一下瞬間燒完,把工匠們也嚇了一跳。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節約成本和人工,而且趙與芮認為,手雷在這個時代的野戰時,這點殺傷力已經足夠了。
只見工匠拿著手雷,打開蓋子,拉出引信,點燃后,又站原地數了三下,這才扔出。
“陛下請看,這是以硝石,火藥和炭粉三者為主要配方,加了少量的紗布制成。”
手雷是趙與芮起的名字,以手扔出去,發出雷霆般的爆炸,因而叫手雷,大伙都表示很滿意這個名字,至于是不是皇帝取的,當然就忽略了。
趙與芮默默盤算了下,幾乎是一秒燒一厘米左右,這速度不快不慢,很適合手雷和爆炸用的炮彈引信。
經過工匠們這么一折騰,擺在趙與芮面前的引信看起來很眼熟,連顏色也差不多是青黑色的,像他玩過的煙引信。
1,2,3,4剛好數完后,十根引信差不多同時燒完。
看完引信后,唐波讓人拿來了手雷。
趙與芮在這方面也不是專家,只是把原因和工匠們說了下,工匠們經過多年試驗后,終于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這比后世的手雷多了道點火程序,沒辦法,這會也沒雷管。
等趙與芮到了現場,唐波就拿來十根長長的引信,一水擺在趙與芮面前。
這會也沒秒的概念,所以趙與芮是心里數數,唐波他們是嘴上讀數。
一秒鐘燒十厘米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