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沒什么敵人,羅斯公國還在拔都的統治下,哥薩騎兵都沒出現,所以趙與芮主要是派人先疏通當地地形,占據有利地勢,搶在哥薩騎兵前先建棱堡,鞏固統治。
王堅到河北,總督河北和山東軍事,總督府設燕京,他的任務比較多,一是為朝廷將來遷都準備,要修整好燕京城防。
以汪世顯駐大興安嶺附近,設大興軍兩個軍,共六千騎,專門往大興北探索,刻畫地圖,為將來建棱堡,深入控制牙庫特地區準備。
他們將先到婆羅省,然后在婆羅省休養一段時間后,越過馬六甲海峽,直驅波斯灣,開辟第二條戰線。
孟珙在泰北的任務主要有幾個,一是訓練騎兵,二是興建糧草倉庫,三是派兵四掠,把泰北方圓千里之內的所有民族能抓的都抓來,為后面屯田準備,四是屯種黑麥,畜養牛羊,五是往四周更遠的地方探索,記畫地圖,哨騎要越過貝加爾湖,深入阿爾泰山脈以北以西,進入羅斯公國和其他勢力。
大部份官員們很難理解,朝廷新增了兩省,卻沒多少府城和官員,都是苦寒偏遠之地,不如設府,而不設省。
在趙與芮的規劃中,等招州,和鎮州建好后,泰北這邊有謙州,招州,鎮州,泰北城四個重要城鎮,分駐三萬,兩萬,兩萬,三萬,共十萬大軍,每城再遷五千戶漢人百姓,再遷一些其他族的百姓,最終在五年后,保證泰北省四州城有十萬駐軍,二十萬百姓。
可這兩地確實太大,設府不像話,設省的話,也是為了將來移民準備。
若蒙古不東征,最遲五年后趙與芮就要西征,到時源源不斷的物資糧草和人馬都會往這四個地方集合。
元貞九年四月,在外多年的孟珙,呂文德,余玠,王堅,劉整等各路大將紛紛來到京師,面見皇帝陛下。
呂文德回歸遼東,重點經營高麗附近一帶,這幾年趙與芮在遼東興建了好幾個城,蒙軍走后,宋軍主力可以逐步東移,為將來攻滅高麗準備。
總體來說,因為大興省特別的地理位置,朝廷暫時沒有設城府,也沒有相應的文官,大興省暫歸遼東總督管理。
每五十里設一驛站,每一百里建一棱堡。
趙與芮好好宴請了他們一番,各有封賞。
大興省面積也不小,西邊與泰北省相鄰,從克魯倫河東岸開始,東邊到大興安嶺最東邊,南面與新建的哈爾濱城連成一線,北部到木伊斯基上面。
不過現在大宋需要移民的地方太多,趙與芮可能辦不了這事,或許將來輪到他兒子和孫子輩去干。
同時這邊朝廷將在官山附近設重要的牧場,五年后要達到年產十萬匹戰馬的規模。
即便在后世,這里也是幾百甚至上千里才能看到一個小型城鎮。
當然,現在蒙古未滅,趙與芮也不會輕易與高麗再開戰,呂文德在遼東就是練兵,屯糧,加強當地控制,繼續建城。
當年術赤奉鐵木真之命也打到過這邊,征服了當地的土著,并入蒙古,所以蒙軍走后,附近能看到的人更少了。
大宋朝廷也全面運轉,從各地征調水師三萬,步騎三萬,約六萬多大軍,幾乎全員配發燧發槍和火炮。
余玠去大員,訓練水師的同時,打造山地部隊,趙與芮計劃找個時機,從水路出發,由海南島發兵,讓劉整去打安南。
于是宋軍準備派人先到處跑一遍,畫下當地地圖,這可能需要幾年時間,然后一邊跑,一邊尋找合適的地方,占據水源和山林等地,建造棱堡,還有驛站,加強將來的統治。
另在大興安嶺下面,建一小城,大概會遷移五千戶百姓,屯軍五千。
整個行程,加上中間的補給和休整,要超過四個月。
前期全軍在大員集合,挑選的都是精銳燧發槍手,三年以上老兵,這步集合不著急,慢慢來。
與此同時,朝廷會源源不斷的把各種物資補給先往婆羅州運送,僅運送物資的船,可能超過千艘,朝廷會持續一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