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而化之,先滅窩闊臺,再打拔都,這就是趙與芮的對策。
“陛下要派人親自前往薩萊城,和拔都通商結盟,可有人愿前往”劉整這時道。
四周一眾文武面面相覷。
趙與芮的大宋朝信譽可不是很好。
當年和先金國聯盟,一起攻打拖雷,結果突然背剌,連金國一起打了。
后來又說和蒙古議和,然后又在滄州回頭,說蒙古行剌大宋皇帝。
趙與芮不講武德是出了名的,現在要派人去和拔都通商結盟,所有人表情古怪。
蒙古人對不講武德的人,向來不客氣,使者過去九死一生,搞不好見面就被砍了。
現場大部份人肯定怕死,但還是有膽大的。
也不知沉默了多久,人群中的錦衣衛百戶羅雷想了想后,硬著頭皮道“末將愿去。”
“好。”劉整大喜“無論成敗,記你大功。”
事后羅雷找到劉整,說自己如死了,希望長子羅偉能繼承自己的武官位。
趙與芮已經不準文武官員世襲,只有立下大功的人才能襲爵位,即享受待遇,但不一定能繼承官位任實職。
當然,有些立下特別功勞的,也是可以繼承官位任實職的,比如上次情報司他們從數萬里外找回橡膠種子。
劉整想了想,這任務九死一生,便一口答應。
接下來劉整和羅雷好好聊了聊,把皇帝陛下交待要和拔都說的事都說了遍,羅雷全盤記下,感覺只要拔都不是太殘暴,還是有機會活下來。
你還別說,史書上記載,拔都為人坦誠,對部下將卒頗寬厚,不吝賞賜,不濫殺無辜,被人稱為“賽因汗”sayqan,意為好汗。
元貞十年1242年初,羅雷帶著兩個波斯人和大量的物貨,坐船從波斯灣出發,前往巴格達。
鑒于波斯大部目前還在蒙軍的統治下,并且統帥是蒙哥,羅雷繞過拉伊城,決定從巴格達進亞美尼亞,沿里海往北,到伏而加河拔都的薩萊城。
巴格達這會又叫馬迪納薩拉姆城,在阿巴斯人中又稱和平之城,與宋軍在波斯灣建的城名字相似,波斯語又稱之為神賜之城,是阿巴斯王朝的都城。
原本阿巴斯王朝將在十幾年后被蒙哥的弟弟旭烈兀帶兵攻滅。
這會因為宋軍的到來,蒙古人也管不到他們,目前還算安穩。
阿巴斯王朝巔峰期有四千萬人口,巴格達巔峰期有接近兩百萬人,是當時世界上與唐朝的長安和北宋的開封,唯有的人口破兩百萬的三座城市,可見巴格的繁華。
初六,羅雷的船靠近阿巴斯南部港口,巴士拉。
這是阿拉伯各王朝在波斯灣的最重要港口,在唐朝時期,來自大唐的絲綢、瓷器就從這里上岸,然后進入阿巴期王朝,并在巴格達形成專賣店。
自宋軍控制波斯灣后,宋人的絲綢,白糖和瓷器源源不斷進入阿巴斯王朝和巴格達,物貨多了,價格卻沒有下來,依然是巴格的珍稀商品。
因為宋軍的物貨只到港口,然后阿巴斯人會把宋人的物貨賣到四面八方,往更西的大巴士革甚至耶路撒冷,甚至開羅賣。
羅雷的宋人船只剛到岸,港口邊無數人就觀望這邊。
宋人占據波斯灣,宋人的船只頻繁的出現在阿巴斯港口,每艘船過來都會帶來大量的宋朝珍品物貨,當地人趨之若鶩,就像貓兒聞到魚腥似的圍過來。
羅雷卻找到港口的當地官員,表態他們不是來做生意的,而是代表大宋朝廷要面見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相當于國王穆斯坦綏爾。
當地官員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人馬護送。
其實當初宋軍占據波斯灣后,并對過往船只收稅,對阿巴斯王朝影響也挺大的。
哈里發穆斯坦綏爾曾考慮派水師擊敗宋軍,打通這條商路。
但在看到宋軍的戰船和火炮之后,阿巴斯王朝徹底斷絕了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