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很多政策是比較激進,像不立太子,將傳位詔書放大慶殿牌匾上。
趙與芮的銀幣金幣含量都比海外的少,以一換一都是賺。
僅一銀幣換一兩白銀,就有超二十倍利潤,其他面積的就更不用說。
“強制的,以后市面上,黃金白銀不能交易,只能用金幣和銀幣還有銅錢交易。”趙與芮道。
教育管理這個專業主要是為學校培養老師,擴大大宋教育而設,同樣被趙與芮消弱了儒家思想,采用百家齊放的方計,上古時代的墨家,法家,道家,儒家,各種古籍都學,讓學生們來評論哪家熟優熟劣。
“這個叫第納爾,是阿巴斯王朝的貨幣,有金幣,銀幣之分。”
“這個是波斯的金幣。”
一是大宋帝國軍校,在地方學校十六歲畢業后,可以考取帝國軍校,每年錄取四百人,學習四年后,即可到部隊擔任武官,起步副都頭。百人副職
而且帝國軍校出來的全是基層武官,所以對財政壓力也不是很大。
后面根據市面上的金銀幣流通情況,再酌情增加或減少。
按趙與芮的解釋,一銀幣的含銀也就二十克重,還有其他更便宜金屬在里面,眾大臣聽的紛紛吐槽皇帝太黑。
趙與芮說,這一銀幣將來就相當于一兩白銀,等批量制造后,市面上所有白銀,都可以到銀行進行購換,然后二銀幣的,相當于二兩白銀,以此類推。
“元貞通寶”這是趙與芮發行的第一套金銀幣,將逐步取消全國的黃金和白銀交易。
畢業后可以參與科舉,和考吏,已經算是形成一套熟練培養人才體系,但因為大宋現在的官員位置有限,趙與芮限定官員數量,所以絕大多數人最后還是走上社會,干其他的事,也有人會應征入伍,成為宋軍。
這邊的學生除了不會打仗,造船,海圖,海上貿易,包括世界地理,有些外國語言都得學點皮毛。
這是金融學,趙與芮是沒辦法仔細和大臣們解釋,他只能簡單明了的說,大宋也要造銀幣和金幣,改革貨幣政策。
二是籌建帝國大學,這是第一所綜合性大學,主要的專業有,語言翻譯鑒于大宋現在主要擴張方向是亞歐大陸,目前學校主要培養波斯語,阿拉伯語,和歐洲各地的語言翻譯,將來的畢業的方向都是到殖民地任翻譯官或外派使節。
根據去年朝廷開支一億一千萬的開支,趙與芮第一年只打算發行價值六千萬貫的金銀幣,其余的用銅錢來代替。
但大宋朝現在上百萬軍隊,對外殖民加大,每年戰死和退役的武官加起來也近上千。
一年增加一千名武官聽起來比較多。
“這是歐洲兇牙利用的銀幣。”
總之他是分幾步走,第一步把國內的金銀都換回來,然后回爐重鑄,朝廷血賺,同時獲得大量的黃金和白銀儲備。
至于老百姓你不愿意去換,但又不能去買東西,也只能藏家里當珍藏品。
而帝國大學前期的老師,教材就準備了兩三年,第一批學生的入學要等到元貞十四年夏季。
這一銀幣的還好,那面額十銀幣的,含銀量不知有沒有半兩,居然相當于十兩銀子,簡直是就是二十倍的利潤,誰跟你換啊我才不換。
眾大臣苦笑,官家這是賺了別人便宜,所以比較高興得瑟。
“陛下你也太黑了吧。”首輔魏了翁直接沒忍住,就說皇帝太黑了。
趙與芮對推廣金銀幣是有信心的,對大宋最大的難點不是推廣,而是大宋地廣人多,鑄造大量的金銀幣需要時間,所以前期金銀還會繼續用。
受制于這個時代的交通和到處打仗的混亂,其他各國都沒有看到金融戰的威脅,而趙與芮卻從貨幣的不同購買力上,看到了機會。
這就首先壓制了黃金白銀做為貿幣溝通的能力。
農業研究這個專業也挺復雜的,包括了水利建設,農業耕種,畜養,畢業方向也很好,因為大宋到處殖民,海外殖民地越來越多,這類的人才也需求挺多,特別像南洋的島國,包括現在的西亞,非洲沿岸,美洲等地,都是未開化的土著居多,歐洲很多地方同樣不擅長耕種,特別不會用水利設馳輔助,這都是末來畢業生就業的地方。
同時軍隊中的三年以上,六年以下的老兵,都可以申請考帝國軍校,每年也錄取約六百人。
接著分發給內閣成員們。
但他鑄造的太精美,加上大宋現在正是強盛時期,到時肯定非常受歡迎。
此時有大臣提問“民間能造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