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鄭有財帶著兒子鄭威來到港口。
曾經的好兄弟們都分駐四處,只有陳忠還跟著他。
朝廷每年在春暖花開和夏季都會用船從海路運大量的物資過來,白糖,陶瓷,茶葉,絲絹,在庫葉城的商鋪,臨安能買到的大部份物資,這邊都有,而且相對便宜。
首先這邊森林和動物資源豐富,土地廣闊。
鄭有財因參與過開荒,后來給他三個選擇,一是繼續開荒留守遼東,兒子會得到優待,二是回江南或兩湖湖南湖北,當地方駐軍,三是回老家河南,到年齡45歲退役,然后讓兒子通過考核后接他班為武官。
鄭有財跟著李亮他們駐守到會寧哈爾濱,并沒有參與攻打哈剌合林的戰役。
鄭有財不甘心,選擇繼續回庫葉城這邊開荒,于是元貞七年,他又回到庫葉城,幾年之后,已經升任庫葉軍副將可以50歲退役,同時兼庫葉港負責人。
此時庫葉港和對面窟說島駐軍,加起來兩千人,四個營,都歸鄭有財管。
鄭有財常駐庫葉港,負責港口的安全。
這么多年過去,他兒子已經十九歲,在前去年十八歲時通過朝廷組織的馬步考核,主要是騎術射箭,燧發槍,然后直接晉升武官,目前是庫葉港駐軍營副指揮,和鄭有財在一起。
這是朝廷對開荒武官的優待,兒子通過考核可以直接當武官,并且可以和父親在一起。
因為鄭有財年紀也不小了,駐守的地方又是海外開荒之地,父子在一起可以相互照顧,這里不用打仗,兵力又少,朝廷也不在意父子同營有什么弊端。
鄭有財從元貞二年就來到遼東,先后呆過長春城,會寧城,海參威,最后庫葉城,越呆越遠,距離家鄉也越來越遠。
如今元貞十一年,他在遼東呆了將近十年。
部下很多武官和軍士,都是五年一輪換,部下都換了兩批人。
他一直呆在遼東,就是想為兒子謀一個出生。
現在兒子成為武官,而且是五百人的副指揮,鄭有財認為兒子還年輕,打算再帶兒子幾年,等兒子晉升到營指揮后,鄭有財就打算回老家河南,準備退役,讓兒子在遼東呆滿十年,也輪換回老家。
他們倆父子,鄭有才為大宋朝開疆拓土,開荒了十幾年,他兒子將來也得干十年,兩人加起來要近三十年,為大宋貢獻也夠,可以安心回老家了。
此時兩父子正站在海邊一個哨樓,鄭有財左邊站著陳忠。
陳忠是當年的東真國的女真人,降宋后改名陳忠,然后一直跟著李亮,周勇和鄭有財。
李亮和周勇先后留在泰北省,陳忠因為是女真人,適應遼東的氣候,又被調回來跟著鄭有財,目前是庫葉港營指揮。
“今天能出多少大木”鄭有財這時轉頭問陳忠。
陳忠的漢語已經非常溜,馬上道“最少兩千根。”
鄭有財點點頭,先看看海面上,然后回頭看看兒子的發際,感受海風的方向。
這個季節,正好是往南的海風,他們在當地組織百姓砍伐了很多大樹,全是一個人都抱不過來的粗樹,然后十根一組用浸過油的麻繩綁在一起,放進海里,宋軍水師的船會過來拖走,一路往南,最后會送到濟州島,用來造船。
宋軍水師一路順風,到濟州島大概十幾天到半個月左右,算是比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