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軍現在失去哈剌合林,和謙州兩大基地,也失去了數以十萬戶的工匠,更失去了大量的礦產來源,如果能減少鐵料,用其他代替,對大蒙古來說非常重要。
耶律鑄和奧都剌合蠻很快把宋軍棉甲的事上報給拔都和攝政的脫列哥那,及察合臺一起研究。
但非常不幸,察合臺這時身體也不好,他已經比歷史上多活了幾年,因為前幾年長途跋涉,到處逃竄,和宋軍做戰,他身體得到鍛煉,反而多活了幾年,但到伊希姆河后,他又開始也喝酒作樂,身體終于垮了。
而拔都對這件事并不關心,拔都正專心建自己的王城,薩萊城,到現在還沒有建好,他要建成方圓萬里最大的王城,對付宋人的事,自有察合臺和脫列哥那處理。
于是,元貞十二年1244二月,攝政的脫列那哥高興的召開了一次大會,這次大會,拔都沒有興趣來參加,察合臺病重,蒙哥和貴由在外征戰。
脫列那哥成了主角。
會議的目的就是加大收購棉花。
沒錯,耶律楚材其實建議他們在波斯種植棉花,但蒙古人不擅長這個,打算用鑄造的假錢,大量收購。
“棉花自漢人南北朝時代就傳入漢人王朝。”耶律鑄這時正對著各貴族在講述歷史。
“不過當時只有邊疆一些區域種植,并沒有得到推廣。”
唐朝時,唐朝軍隊滅了西北的高昌后世吐魯番,那邊是棉花產地,唐人把棉花技術傳入中原,到宋朝時,已經有少量地方種植,但并沒有得到大力的推廣,原本要到明朝老朱時代,老朱下令每十畝田里,必須要有半畝棉花,這才推廣起來。
“趙與芮上臺后,在農業上做了幾件重要的事,一是創新了雪白糖,二是推廣的棉花,尤其在占據吐蕃和察合臺大王領地后,全面推廣種植棉花,如今大宋的棉花產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德里蘇丹國印渡和波斯等地。”
宋蒙時代,棉花并不算珍貴的物品,各國的交易也很少有棉織品,但普通百姓一般也只麻布衣,只有貴族和皇帝國戚等,才有機會穿到棉布衣服。
等趙與芮上臺,陸續推廣,棉布衣服也越來越多,現在不但連普通百姓能穿,軍中更以棉甲為主。
原先的札甲是用廢一具退一具,基本不生產和維修了。
用廢的札甲回爐融化,又可以打造好多具棉甲。
“我國現占據波斯,在波斯南部地區可以大面積種植推廣。”
棉花需要的氣溫比較暖和,耶律鑄認為在波斯好多地方可以大量種植,從而省去采購的麻煩。
但蒙古人不善長生產,善長破壞。
奧都剌合蠻立刻否定了耶律鑄的建議。
他大聲道“趙與芮上臺推廣棉花后,波斯和德里蘇丹國的棉花價格,也被打下來了,種植棉花毫無利潤可言,百姓們是不愿意去種的。”
“還不如鑄錢去買比較快。”
宋軍現在在婆羅省都種棉花種甘蔗,直接打擊了南洋一帶的棉花價格,包括大國德里蘇丹國更是受到重創,棉花價格一降再降。
奧都剌合蠻認為,直接買就行了,種個屁啊,咱們就多鑄點銅錢,就算不用銅錢,一頭羊和一匹馬能換多少棉花了那多容易
現場貴族們前面聽的還覺的耶律鑄講的有道理,聽到后面又覺的奧都剌合蠻說的有道理。
脫列那哥當場拍板,不種棉花了,還是花錢買,或用牛羊馬來換,然后盡快仿造宋軍的棉甲。
耶律楚材父子聽完只能搖頭。
這些蒙古人不懂經濟學,你要大批量去買,這棉花價格,很快就要變天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