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對雷電還是很敬畏,通常會認為是神靈。
“雷是雷,電是電。”趙與芮繼續賣弄他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優越感“雷聲的傳遞就是聲波,因為它比電光的傳播要慢,所以我們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
“大伙在雷電下雨天時可以到窗外,或門外看看,必然是先看到光,再聽到聲音。”
“而電,不只是存在自然天氣中,我們平時也可以創造。”
“摩擦容易生電,愛卿們穿過毛絨或厚重的棉服沒有,如果在漆黑的晚上脫衣時,就能看見發亮,那就是電,甚至,你能感受到皮膚針剌的感覺,那就是被電擊了”
“電,有著無與倫比,無比神奇的功能,朕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只要大宋先發明創造了電,無論以后的皇帝如何敗家,大宋或者說我宋人,將永遠領先,不可匹敵”
趙與芮說的激昂人心,大伙卻是半信半疑,畢竟電這玩意太神奇了,以前所有人都是相當敬畏的。
但趙與芮說的有板有眼,而且這些年趙與芮說過的所有東西,幾乎都實現了,所有人也從心里深處,對趙與芮有深深的佩服甚至說是崇拜和信任。
跟隨著趙與芮的腳步,大宋最重要的內閣成員們,正被一步步帶進工業化的世界。
眾人很快看到一個新奇的畫面。
現場造了一個大型的水池,水池里面能看到有層厚厚的東西,并且正在融化,而水池邊上,還有工人們在往里面倒著些東西。
秦卓眼尖,一眼看出是什么“陛下,這倒水里的可是精鹽”
“是的,朕正在教他們用鹽水。”
趙與芮說話的同時,又叫人從邊上搬來新的玩意。
一邊往水池里放,一邊向大臣們解釋。
“這是銅片,這是鋅片,咱們以前又叫白鉛,水錫,是我們這個世界,第四常見的金屬。”
馬上有人問“前三個都是什么”
有人在心里默默算了算,金,銀,銅,鐵,鉛,這個所謂的鋅,居然排第四
平時也沒人注意啊。
古人叫白鉛,用的很少,而且不好弄出來,所以很多人是第一次聽到。
趙與芮想了下,只好道“鐵,銅,銀。”這會也只能這么說,但放后世,要改成鐵,鋁,銅。
趙與芮說的第四常見,其實在現在也是不存在的。
古代弄鋅還是比較麻煩,宋以前,都不能大規模制作單質鋅,一直到宋以后,才用爐甘石制成單質鋅或黃銅,當時主要的作用也是制成黃銅。
黃銅就是銅鋅合金,在宋朝時,因為鑄銅錢虧本,還沒有得到大力發展,而明清因為大力有黃銅造錢,對單質鋅的需求達到巔峰,清朝前期,僅貴州一省,鉛和鋅的產量就達八百多萬斤。
1872年在一艘從廣州到歐洲的沉船里,發現了明朝萬歷十三年的金屬塊,經測定后,是含鋅量9899的鋅錠,這是明朝的鋅塊,在幾百年后,由清朝賣到瑞典,然后沉在海里,可見明朝的單質鋅工藝也是比較發達了。
秦卓的兒子跟趙與芮弄過銅錢,知道這玩意可以制黃銅,也是宋朝現在鑄錢的重要材料。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