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原來大宋是鐘表的先驅者
下午趙與芮不用上朝,又召來太史局太史令賴文俊,靈臺郎嚴遠峰,保章正周鶴、挈壺正林友恩,同時召來了科技司唐正。
宋朝管理天文的開始叫司天臺,后來又改為司天監,到元豐改制,又改成太史局。
這部門管的事挺大的,但官都很小,一把手太史局令才從七品,目前是賴布衣在干,然后還有正八品的太史局正,從八品的太史局丞,另外還有正八品的五官大夫。即春官大夫、夏官大夫、中官大夫、秋官大夫、冬官大夫,還有正八品的靈臺郎,從八品的保章正和正九品的挈壺正,另外還有幾個從九品或不入流的學生包括禮生、歷生、測驗官、記注官、刻擇官、監生、押更、節級、直官、雞唱等。。
太史局人也不多,上下加起來也就二十個左右,官也都挺小的。
其中正八品靈臺郎掌管教習學生,觀察天象,八品的保章正周鶴掌管歷法、測驗晷影、分至表準,從九品的挈壺正林友恩掌管漏刻時辰。
換后世的說法,這些人都是管日歷時間的。
太史局當然算是古代冷門部門,這部門的官員還有個特點,就是升遷極慢,基本就是在部門里呆一輩子,而且升到頂才從七品。
不但是宋朝是這樣,唐,明清都是如此,沒啥出息的。
但事實上都算大宋技術官員,懂技術的人才啊,可能書讀的不好,讀的是傍門左道,所以基本上沒人能做到大官。
特別那正九品的挈壺正,元豐改制前,還是從八品,后來就改成正九品了,官是越改越小。
現場官員頓時又炸鍋了,接著賴文俊帶頭,紛紛下跪,叩謝陛下萬歲。
“朕上午和內閣臣工們商議過,明日下旨,升太史局為正六品。”和火器局差不多了,僅低了一品二級。
太史局放在后世,相當于地震局、假日辦、氣象局等好幾個部門,加起來就這二十幾個人,每年開支,連工資連支出,也就一萬貫出頭,兩萬貫不到,這還是趙與芮給他們加了錢之后。
最出名的還有明朝靖難中的程濟。
就像廁紙一樣,用完就可以扔了。
趙與芮手中正在看名冊,正是太史局部門的人事情況和收支情況。
現在趙與芮打算重用他們,但不是為了封建迷信,反而是為了科學。
他原本就是個看風水的,得皇帝重用為太史局令,朝中的官員還怪他鼓動皇帝遷皇陵,這些年皇帝也很看重他,遷皇陵的事,全權交給他負責。
程濟還是挺厲害的,感覺比姚廣孝還高一個檔次,最后小朱消失不見,應該也是他出的主意。
程濟這家伙也會看星相,洪武三十一年,身為岳池縣的縣學教授相當于教育局長的陳濟,夜觀天相后,臉色大變,后然上書朝廷“北方會有叛亂兵起,可能是在明年。”推斷朱棣會起兵。
但這種人在朝廷里注定得不到重用,七品官員通常就是他們人生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