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正在攻打三佛齊,三佛齊都快被滅國了,蘇門答臘的都城也被攻破,殘余的人正退往亞齊,滅國是逃不掉的。”
合答海三兄弟面面相覷,沒想到宋軍還有空在攻三佛齊。
不過這樣也好,宋軍顧不到他們蒙古內亂。
“你走吧。快走。”合答海問完,帶著人馬稍微休息下,繼續往拉伊城趕。
此時他們已經進入拉伊城附近,四周到處能看到百姓在收棉花。
拉伊城就在波斯北部,波斯北部的棉花是九月和十月開始收獲,最晚到十一月。
再往東去,德里蘇丹國的棉花是十一月到一月收獲,而德里蘇丹國南部是十二月到二月。
所以這批商人去德里蘇丹國后,正好趕上當地棉花大量上市的時候。
當年脫列哥那拍板,沒有大規模種棉花,而在拉伊城,忽必烈力排眾議,不但勸說蒙哥種棉花,還在拉伊城打造了新的港口,建造了船廠,訓練自己的水師。
所以拉伊城這邊正在收獲棉花,到處都是人。
合答海看著田野人忙碌的人們,知道伊希母河的消息還沒有傳到拉伊城。
“快走。”他信心十足,一馬當先,不一會就靠近了拉伊城。
他們人馬還沒到,拉伊城里已經有人看到他們,接著一百多騎甲干從城里沖了出來。
在城外百步左右攔住他們,雙方剛一見面,合答海兄弟表情一凝。
拉伊城的蒙軍穿著有點類似宋軍的棉甲,看起來和宋軍差不多,好在頭盔不像,但看起來防護力不錯,關鍵現在十一月份的晚上有點冷,這棉甲防寒也不錯。
對比下雙方的甲胄,合答海感覺還是宋軍的棉甲更好。
忽必烈在拉伊城已經經營的有模有樣,這地方如果奪下,可是一塊大好的封地,合答海心中狂喜。
“站住,你們是哪來的”對面一個千戶那顏上來就問,根本不認識合答海兄弟。
沒辦法,這三兄弟存在感太低。
察合臺那邊,孫子不里和兒子拜答兒參與過西征,也多次領過軍,名氣比較大。
相比起來,這三兄弟認識的人就少。
“我是察合臺大王的王子合答海,這是我兄弟撒班,木只哲別”
合答海一頓介紹,對面表情立馬客氣了很多。
接著合答海遞上公文和類似中原的圣旨。
“忽里勒臺大會已經結束,貴由選為新任大汗,我們是奉命來接防的。”
“啥”對面那千戶一愣,馬上問“我們兀干王呢”
蒙哥當年居地叫兀干,部下都叫他兀干王。
“宋軍趁我們開會,蠢蠢欲動,蒙哥大王和拔都大王等,正整頓兵馬,可能東征。”
千戶不信,這么大事,蒙哥會沒有派人回來說一聲。
“你們等著,我回城稟報四王子忽必烈。”
說罷轉身就走。
合答海一看騙不進去,抬頭發現前面拉伊城城門是開著的,不時有百姓進出,草泥娘的,二話不說,拔刀就砍。
對面千戶剛轉身,撲哧一聲,人頭直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