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從五月開始,宋軍要求種植三成棉花,七成水稻。
每到一個保,都要查看當地糧田作物的溝渠建設,棉花等經濟作物的配套設施。
宋雄下面的十個保,就按一到十排列。
兩人在渤泥國時,不過是普通百姓。
宋雄要保證糧食產量和糧稅的上繳,棉花等經濟作物的豐收,才能得到他的獎勵。
不過這些細節就不在意了,反正隨著時間的變化,早晚這些人都和他一樣,只能講漢語。
設拉子城因為靠近海邊,反正宋雄和宋壯是天天能看到有各種物資運輸來往。
為什么會這樣
有些建設是當地人集中出人工,自己干,有些是朝廷在設拉子城收的稅里出錢資助。
宋雄一直觀察當地人的心態表情,發現和他們剛被宋軍征服時差不多,波斯人還是比較樂觀。
現在宋軍打倒了官紳,把田分給他們,只征稅和徭役,這是他們可以接受的。
這次攻破設拉子城,因表現良好,被宋軍挑選出來,在當地當地方官吏,負責管理地方。
像他這樣的大保長,基本工資每月就一銀幣,然后年終按成績再進行獎勵。
當時宋壯還想繼續當宋軍,因為跟著宋軍每攻破一城都能得到大量的財富,像這次一次性就弄了兩百多銀幣。
宋雄先到一保,一保保長是個飛律兵土著,早就在等著他。
這些人都是他家的佃戶,很多都是依附在以前的貴族和領主家的,現在算是依附宋雄。
這些人都才學了幾個月漢語,個個吐字不怎么清,宋雄聽的都感覺叫的不是大保長,是大表長。
兩人各自為一百戶的大保長,負責自己管理的一百戶收稅和徭役等工作,他們身為保長和大保長的,本身是免徭役,但不免稅。
宋雄十個保距離還有點遠,當天只跑了五個保。
戰后半個月,宋雄和宋壯還呆在設拉子城沒走,其他宋軍已經發出去別的地方了。
兩人家住隔壁,卻要分向不同的方向。
五月下旬,兩人家屬都被從婆羅省接了過來。
而且宋軍征徭役是給錢的,這又和其他王朝不同,一般百姓抗拒心也不是很強,關鍵也不能抗拒。
今年是第一年,他任務還是比較重,所以宋雄跑挺勤快,沒事就下來監督。
他們還得負責統治新的人口數。
這天看完五個保后,他先后和五個保長都說了同樣的話“六月底前,朝廷要統治設拉子城所屬各縣,村,保的總人口數,男女老幼,你們各保都得統計出來,上報到我這,給你們三天時間統計上報,我還要再報上村上。”
“諾。”各保長紛紛應諾。
每家每戶要統計有多少人口,男的幾個,女的幾個,年齡段如何,有多少能出徭役,有多少孩子。
“七月,朝廷會在設拉子城開漢語學校,所有各保七歲以上,十六歲以下,都得去學漢語,學費等全部由朝廷來,每人每年上交五斗糧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