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只要火炮裝上面,蒙軍什么人來也不管用。
但劉整也說了,你們以前都是自己人,你們不知道忽必烈在里海邊建了城和船廠嗎這直接把塔思問蒙了,確實他們都不知道。
但山路崎嶇,前段路因為常年有蒙軍來探路,清理的比較好,也比較熟,后面越走越難走。
這樣連累他們攀山的速度了。
可惜塔思的兵馬跑的也不慢。
戰后第三天,蒙軍陸續撤出城,拉伊城按約定交給宋軍。
眾人轉身往山上爬。
但現在說這些也無用,忽必烈看看山腳下自己方的人好像越來越少,投降的越來越多“走走走,趕緊走。”
接著很多路比較陡,戰馬都很難爬上去,非得幾個人一起拉。
接著短暫修整了一下,先招降,再強攻。
忽必烈也不管,帶著四千多人繼續往北,這時他們接近達馬萬德山東面了,達馬萬德山是厄爾布爾士山脈主峰,波斯境內最高峰,頂部終于積雪,下面有冰川,還有天然礦泉水,蒙軍經過這里可以補充水份。
山中突降大雨,氣溫變低,泥澤不堪,戰馬難行,忽必烈沒辦法,最后只能放棄大量戰馬,優先帶人繼續爬,只帶了少量戰馬,為了運輸食物。
其余的精壯都歸宋軍,工匠歸塔思,錢財物資,雙方對半分。
這段路簡直如惡夢,不時有戰馬會掉進山澗中,他們五千人進來時人均一匹戰馬,有人甚至帶著兩匹,但第一天走完,就有一百多匹戰馬和十幾個人掉進山澗里。
之前塔思也有點責怪劉整,為啥這情況不早他可以早點分兵去里海邊,斷忽必烈后路。
換成忽必烈當大汗,忽必烈可能先搶和宋人聯軍,先滅貴由再說。
這時全軍還能跟上的只有四千左右,約有兩百多人和七八百匹戰馬掉進山澗,還有更多的人或受傷,或疲累等落在后面。
要說忽必烈這段經過,比三國鄧艾奇襲蜀國都難,他帶著五千人進山,短短兩百里左右的路,走了十天,平均每天走了約二十里,算是比較厲害的了。
其中重要的山隘通道有兩處︰其一為卡拉季河和恰盧斯河之間形成的坎代萬山隘;另一為哈布利阿河和塔拉河之間形成的加杜克山隘。后世在縱向的谷地中有一些重要城鎮,如北面靠里海一側的代拉曼和納馬拉。
船廠外圍的城堡只堅守了半天就決定投降。
忽必烈開始以為翻山容易,因為拉伊城和里海間隔近兩百里,但厄爾布爾士山脈延綿一千八百多里,塔思的兵馬繞過去追他們,要繞一千八百多里。
忽必烈每天派人鼓勵部下,眾軍拼命想逃離這里,前期士氣還算不錯,一路劈山砍石,費盡力氣,好不容易走了三四天,終于走出加杜克山隘。
等忽必烈好不容易看到遠處的船廠和城墻時,就見上面站滿了塔思的兵馬,還有寫著漢字的漢軍萬戶旗幟。
“撲”忽必烈眼前一黑,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四周親信部下趕緊扶住忽必烈,這才沒讓他暈倒。
此時忽必烈等于是走投無路,下面船廠被塔思占據,后面拉伊城也被攻破,這下全軍就被封鎖在厄爾布爾士山脈里。
這要在后世,他們還真能在這山脈中住下,畢竟這山脈當中還有兩個重鎮。
但現在都沒什么人啊,也不是不能住,但萬一宋軍和塔思也派人進來呢
“大王,現在怎么辦”亦扎剌也慌了。
全軍被堵在厄爾布爾士山脈中,盡管這山脈巨大無比,還有大片的森林,和無數的野獸資源,水資源,生活幾萬人都可以,但顯然他們不可能生活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