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來,趙繹又道:“可從清州附近,挑選幾個保,不管有沒有拜火教徒,先殺了,這樣消息傳出去,各保必然不敢藏匿。”
趙繹真是狠,按他的意思,先殺幾個保,用來殺雞儆猴,至于有沒有拜火教徒也不重要。
十四歲的趙繹狠狠震驚了眾文武,他的做事手段,比趙與芮當年還要激進。
文官崔叔似有點接受不了,他畢竟是早期南宋文化培養出來的。
這時他站了起來,小心翼翼的道,硬著頭皮道:“明王殿下,下官認為,事緩不亦急,當循序漸進。”
趙繹剛來,就要大殺特殺,還要連坐法,還要舉報法,地方只會越來越亂。
他的意思,最好一件件來,不要弄的地方大亂。
趙繹立刻反問:“崔制使,是認為本王太狠辣?”
崔叔似沒出聲,低著頭,沉默著,這等于是默認了。
“本王再說一次。”
趙繹又重復道:“人們對恩賜和施舍,絕對沒有對刀槍來的尊敬。”
“你們好言相勸,各種通告文書,耐心的教育,分賜的糧田,只會激起他們更大的反抗。”
“對這些異族,只有一個字,殺。”
“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讓他們往東,他們就不敢往西。”
“我皇長兄在漢州諸省,地盤比我們不小,人口五百萬不到,每年糧稅雖然遠遠不如咱們,但商稅和其他收入,不比咱們少。”
“人口是很重要,但在穩定面前,一切都顯得不重要了。”
穩定壓倒一切,趙繹認為,只有舉起長刀,才能鎮壓征服一切反抗者。
這話說的殺氣騰騰,言外之意,趙繹認為,大明省內有五六百萬人也可以了。
嘶,現場諸文武都是聽的倒吸一口冷氣。
小皇子狠啊,比官家還狠多了。
趙繹堅持要殺,崔叔似雖然反對,但還得得到總督和都指揮使陳小刀等統兵大將的支持。
趙繹當然也對自己的權力有數,最后又道:“本王來的時候,父皇也說過,本王不能,也沒權獨斷,有什么談不攏的事,咱們就投票,來來,贊成本王做法的,舉手。”
說罷,他自己先舉起手。
現場先是一片安靜,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崔叔似垂肩不動,顯然不愿意投降。
趙繹看向陳小刀和張宣。
這兩人手中都有軍權。
陳小刀見趙繹看自己,知道他是逼自己舉手,陳小刀想了想,率先一咬牙,舉起手來。
張宣見狀,也只好舉手。
接著錦衣衛千戶徐琦也舉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