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逃不逃?
可這崔沆之前一直當和尚,其實和混混差不多,崔怡還專門派人教他禮儀。
當時的崔怡還是打算在外孫金敉和兒子崔沆中選一個的。
也就在李先生和他們講課的去年,崔沆還專門去了大宋,暗中交好皇子趙禥。
崔沆并不知道,原本的歷史上,他沒有效好趙禥,父親崔怡也是決定立他為接班人的。
但現在他交好趙禥,趙禥下令海叁威和遼東附近,多與高麗交易,推波助瀾之下,崔怡也決定立他為接班人。
所以就在上個月,丁未年(12年)五月,崔沆被授予左右衛上護軍、戶部尚書的官職,終于登上了高麗的政治舞臺,不出意外的話,下一代高麗權臣,就是崔沆了。
但這個崔沆,從小被發配去山上寺廟當和尚,過著混混似的生活,顯然是很多大臣們不愿意看到的。
“一旦崔沆,高麗高層將來必然是腥風血雨,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李先生最后一針見血的指出將來的麻煩。
他當然沒說錯,崔沆上臺后,把和他有仇的樸暄、周肅、金孝精、李僐、吳承績等人通通丟到大海里,超過一半被發配到南方地區的人被他丟到大海里淹死。
其中吳承績(崔怡續弦大氏與前夫所生之子)被丟到海里時因夜黑潮退而僥幸逃生,他給母親寄信,大氏派家奴去密城尋找吳承績,事泄后被副使李舒告發。
崔沆聞之大怒,下令再次把吳承績丟到海里淹死,又斬了當初負責把吳承績丟到海里的皇甫俊昌等六人。
當初大氏支持金敉(金若先之子、崔沆的外甥),崔沆原本就怨恨繼母,至此更是把她流放海島,隨后派人把她毒殺了,大氏的奴婢或殺或流,株連七十余人。
因崔沆殺人太多,其舅舅(嫡母之弟)鄭晏有所抱怨,崔沆聽說后把他流放到白翎島,然后淹死在大海里。
李先生說完后就笑問:“你們聽完有什么想法?”
眾學生面面相覷,不知道李先生是什么意思。
這時李先生看到樸英勛的表情,似乎欲言又止,當然便鼓勵道:“樸英勛,你有什么想說就說出來,這里都是自己人。”
聽到自己人幾個字,樸英勛便鼓起勇氣道:“聽先生講課這么久,學生就知道,其實咱們學再多知識也當不了高麗的官,高麗的官員,要么靠關系,要么靠錢,要么就是世襲。”
現場的小伙伴們聽到這,很多人臉上露出失望的表情。
來這里上課的都是普通窮苦人家的孩子,都是想將來走科舉當官的,如今李先生和樸英勛的話,簡直給他們當天一棒。
“沒錯,你能明白就好。”李先生笑道:“不過--”
他還沒說完,樸英勛繼續道:“不過,盡管如此,我們也得好好讀書,因為讀書識字,不一定能改變我們的人生,但如果連字都不識一個,只會像我們的父輩那般,一輩子在種著別人的田,交著高稅,辛苦一生。”
“說的好。”李先生這時了點頭:“朝廷最近又加征了鄰里稅,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
“聽說宋人那邊稅比較少?”這時有少年道。
李先生再次點頭:“宋人那邊高麗農民稅三成,其余沒有任何稅賦,但若是商人,還有商稅,總體比我們這邊稅低。”
“種田十年后,田就歸自己。”
“如果同意成為宋人,同樣是屯田十年,經過宋人核實貢獻之后,也可以轉為宋人,以后就是稅兩成。”
“若是能去鐵州就好了。”有人嘆道:“我們還學漢字,說不定能受重用。”
眾學生也是一臉向往之色。
就在李先生表情得意之際。
突然。
外面,砰砰砰,傳來重重的敲門聲。
場中諸人臉色大變。
眾人趕緊收起一部份書本,交由樸英勛拿到后院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