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守衛也知道普通百姓比較苦,加上李先生又給了錢。
他捏了捏手中錢袋,微微嘆了口氣:“快走快走,早去早回。”
樸英勛這才舒了口氣。
但這并不代表安全了。
他們沿著大路官道往西走了沒多久,遠遠看到有卡口守衛守在路上。
“快,先藏一下。”李先生讓兩個弟弟妹妹先躲到兩個空箱子。
他這馬車有五六個箱子,其中部份裝了草藥,有兩個專門讓他弟弟妹妹藏里面。
李先生又塞了袋銅錢,這邊粗看一眼,直接放行。
樸大勇看在眼里,感覺李先生為他們家已經花了好多錢,倒有點不好意思。
如此連續在路上過了三個卡口,終于離開高麗境內。
在最后一個卡口這邊,樸英勛也看的目瞪口呆。
只見卡口就是一座橋,橋東面沿岸全是圍欄,橋上是高麗士兵守著。
對面有宋軍也在橋上,雙方還不時打招呼,聊著天。
因為宋軍和高麗并沒有開戰,而且宋軍表面上是租借高麗五州,加上雙方軍士還一起打過蒙古人,所以關系都算不錯。
但高麗還是嚴防宋軍,在東邊建了圍欄和小型敦堡。
過橋之后就好像來到另一個國度。
對面全是連片的麥田,田間人頭涌動,正是麥收之季,到處是人。
人們歡聲笑語,一邊收割一邊聊著天,整個狀態和樸英勛在通州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通州的下戶們在小麥田里干活毫無生氣,干活時也不說話,只有休息時會聚在一起罵大宋。
這里到處都是歡聲笑語,還有很多小孩子來跑來跑去的玩耍。
甚至樸英勛看到有很多小孩子在河里玩水,對面的高麗軍人,都緊張西西看著他們,生怕這些小孩子會游到通州地境。
他們一家跟著馬車很快來到一個地方,李先生去和一個宋軍軍官說了點什么,不一會兒,又把樸大勇一家叫了過去。
“樸大勇,樸英勛——”李先生用漢語熟練的介紹道:“都是精壯,想過來生活。”
“是自愿來的嗎?”那宋軍軍官開口用高麗話問他們。
“是的,是的。”樸大勇卻是開口說了句漢語。
“會說漢語?”宋軍軍官有些意外。
“簡單的會說,以前跟著宋軍打過仗,當過民夫。”樸大勇說的結結巴巴,但還算清楚。
宋軍官比較滿意,點頭:“我說下這里的規矩。”
“你們剛來,先幫著干農活-——”
表現好的話,可以去屯新田。
鐵州的田已經分完了,他們得自己家去屯新田,宋軍會分給他們一片荒地,提供牛和種子,工具,能屯多少畝,就多少畝。
只要他們愿意,屯五十畝都行,前提是他們家種的過來。
早期宋軍提供帳蓬,今年田屯完后,肯定來不及播種,但沒關系,所有口糧由宋軍提供。
屯完田后,他們自己蓋房子,全部材料也由宋軍提供,并有工匠來指導幫助。
樸大勇父子聽到這里已經一臉不可思議。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