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能重新游回來上岸,有人就永遠的沉了下去。
趙祺看了會,就感覺人們像豬嘍似的,被逼擠進豬圈。
等到一船人裝滿后,船立刻開走,換下艘船。
第一船結束時,有家四口人,正好兩個上了船,還兩個沒上。
余下兩個大急,其中一個縱身一跳,直接掛在船上。
另一人也想往上跳,結果沒跳到船上,撲通,掉進海里。
趙祺幾乎看不下去,怒道:“簡直把人當豬嘍。”
當地指揮,李庭芝部下周響愣了下,馬上點頭:“若不這樣,時間長了更會大亂。”
宋軍要盡快把岸邊聚集的數萬人拉走,不然長時間聚集在這里,吃喝拉撒都是問題,萬一亂起來,又要大殺開戒才能鎮壓。
所以為了時間和效率,宋軍裝船非常快,一船人一會功夫就裝好,然后滿船就走,后面的船跟上,再繼續裝。
趙祺僅看了半小時,現場就裝了兩船人走,果然很效率。
“本王看一船有好幾百人,這么多人,船上有吃喝嗎”
“有,每船都有大量紅薯干,還有粥喝。”身后有人道。
“。。”趙祺想說什么,終究還是長長嘆了口氣。
于是他又道:“從這邊到孟買多久?”
“約大半個月。”
“存活率多少?”趙祺再問。
身邊人面面相覷,好久之后,有人道:“今天是第一批呢,都有吃喝,距離也不長,死不了多少。”
趙祺轉過頭,看了眼說話的譚聰。
譚聰父親譚海和趙祺相熟,當年譚聰還專門從南寶洲帶了紅薯過來,使趙祺有了獻薯之功。
而譚聰因為已經在寶洲呆了五年,所以可以調回大宋其他地方,最后他選擇跟著趙祺,到趙祺身邊做護衛正將。
譚聰在寶洲水師時,是水師副統制,現在干正將還算降職的,不過他跟的是趙祺,將來皇帝肯定也不會虧待他。
這樣譚聰父子,現在算是趙祺的心腹了。
趙祺也不好說譚聰,想了想后,只好道:“叮囑各軍,當善待百姓。”
“漢王仁義,末將知道了。”
不幾天,他們船隊經過馬六甲時,有小船上前,告訴譚聰,有艘大船上因為吃喝的問題,很多德里蘇丹國的人和孟加拉人起了爭壓,還打起來,宋軍大怒,上前殺了一批,很多人趁亂跳海,還有人縱火,死傷無數。
對方想問趙祺,掉倒海里的要不要救,救的話,船隊要停下兩艘。
譚聰想了想,當時趙祺正在睡覺,便道:“全部射殺,船隊不要停,繼續往前。”
“諾。”
等趙祺起來,他再向趙祺匯報這事,還說了自己的決定。
“混帳,豈有此理。”砰,趙祺氣的拍案而起,他大怒用手指指著譚聰:“你,你,你,誰讓你自做主張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