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趙與芮帶著胡松,兩個小宦官大搖大擺往垂拱殿去。
胡松跟在后面半步,小聲問:“陛下中午,要侍寢嗎?”剛才趙與芮和丁蘭的互動,胡松當然看在眼里,他佩服丁蘭膽子大,加上趙與芮還主動和丁蘭說話,以為趙與芮想添妃子。
“不用。”趙與芮搖頭:“都還小,不要害她們了,朕這副樣哎”要是年輕二十歲,還得睡一睡才好。
胡松無言以對,退身到后,他小心跟在趙與芮身后,想著今天官家已經說了幾次自己老了,看來官家似乎有什么打算?
等趙與芮到了垂拱殿時,現場已經有幾名官員在等著他。
趙與芮的大宋朝學明朝,臨安設陪都,還有八部。
因為大宋現在不止六個部,先后添加了好多部,京師有十幾個。
臨安放了八個,每部有一個尚書,兩個主事,共三個官員,加起來也就二十幾個官員。
這些人當然沒啥事,主要還是負責幫皇帝處理事務,陪著皇帝。
今天現場有臨安戶部尚書江鎬,運輸部尚書陳繼周等,八個尚書有四個在場。
皇帝在臨安的期間,他們八個尚書每兩天一班,一天來四人。
趙與芮進來時,就見桌上擺著好多文書,四位尚書正在批改文書,批好的則畫了線,放在另一側。
見皇帝進來,四人趕緊起身,紛紛拜見。
“免禮免禮,你們忙伱們的。”
趙與芮坐下后,隨手拿起幾份奏折,一邊看一邊道:“這幾天可有什么大事?”
“首輔真志道請辭,內閣請示陛下。”邊上一個年約三十歲的青年道。
趙與芮轉頭,看到是吏部尚書文云孫。
文云孫就是后世的文天祥。
文云孫原本中了進士之后才改名,但大宋在趙與芮改制下,文云孫一直沒中。
后來還是趙與芮想到文天祥這個人,通過打聽之后,才找到文云孫,給他破格重用。
八年前文云孫到臨安某縣先做主薄,然后遷知縣,做了幾年后,趙與芮發現他還是有點能力,后遷臨安八部,先做主事,再做尚書,磨練磨練。
這邊的尚書,當然不能和燕京的比。
首輔真志道是真德秀的兒子,今年也年紀大了,所以請辭退休。
“真志道幾歲了?”趙與芮問。
“六十五了。”有人回應。
“內閣可有擬推首輔人選?”
“推了四個。”
“四個?”哈哈,趙與芮笑了。
這些年他一直放權,主要是讓內閣處理全國事務,每年有一大半時間在臨安,有時還會出去閑逛,甚至還悄悄去過大員和高麗等地。
沒想這么十幾年下來,內閣都分成四派了?
當然,他們有推薦的權力,最終決定還得看趙與芮。
趙與芮拿過四人名單,一個個看過去。
余如孫、呂師夔、趙溍、史介青。
余如孫是余玠兒子,余玠已經在兩年前病故。
呂師夔是呂文德兒子,呂文德還沒死,但已經退休在家,身體也不好,長居臨安,并沒有去燕京。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