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文云孫認為,趙禥可為儲君。
趙與芮沒有說話,足足過了好一會,才開口問:“你愿意去京師嗎?遷吏部侍郎。”
這邊的吏部尚書到京師吏部侍郎,聽起來降了,實際是升了。
&t;divtentadv>文云孫當即伏頭:“臣遵旨。”
元貞四十一年元月,趙與芮都沒回京師過年,在臨安過完年后,打算巡邏天下,消息傳出,震驚京師。
這會已經到了首輔真志道退休的時間,但皇帝沒有批復,而是尋視天下,大宋這么大,尋視一圈起碼大半年,甚至一年。
很快有小道消息出來,皇帝是想看看各皇子,誰有資格當皇帝。
皇帝更是想看看各地封疆大吏們的表態。
還有消息傳說,皇帝有意讓各皇子移鎮。
像最早出鎮的趙祺,已經在漢州南洋一帶呆了二三十年,其他皇子呆的時間也不短,總在一個地方肯定不好,尤其是決定太子人選的時候,皇帝可能讓大伙相互移鎮,這個消息傳出來,有些人就擔心了。
元月二十八日,趙與芮坐著蒸汽船,從臨安出發,第一站東瀛省。
東瀛是趙禥的封地,但他的王府在遠東城,平時也是在遠東居多,趙禥接到電報,趕緊想往東瀛去,但趙與芮來電,讓他不用來,趙與芮在東瀛呆幾天就走。
二月上旬,趙與芮的船到東京,當地制置使陸清夫和都指揮使高達,錦衣衛千戶張世杰等一眾官員早早在港口迎接。
趙與芮剛準備下船,就感覺到甲板一陣晃動,今天風大,海浪大,他這把老骨頭第一次感覺到下腳有點不穩。
邊上提舉皇城司全康見狀,想上前伸手扶他,但被身后父親全勇拉了下,終于沒敢動。
皇帝顯然不愿認老,當眾扶皇帝,怕不是好事。
全勇也是滿頭白花,看著前面的表哥,心情復雜無比。
全勇前幾年還是皇城司提舉,他在這位置上幾乎干了一輩子,是趙與芮最信任的人。
數年前退休后,換成了幼子全康。
全勇早年先后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全英和趙禥交好,次子全猛和趙祺交好。
過了好多年后,又生了幼子全康。
全康這會才三十不到,坐上了大宋最重要的武官位置。
皇城司下屬情報司,錦衣衛等,還負責皇帝的護衛安全,可見趙與芮對全家的信任。
趙與芮讓全康干這個位置,除了他是全勇的兒子,是他外甥,更因為全康的妻子是個普通的百姓,沒有與任何勛貴交集,而且因為出生晚,年齡差距大,從小沒和幾個皇子在一起玩過。
你看全勇長子全英從小和趙禥一起長大,關系很鐵。
全猛從小和趙祺一起玩,關系也很鐵。
全康出生晚,沒和幾個皇子玩過,這是趙與芮重用他的原因之一。
趙與芮下船后,群臣紛紛上前拜見,他這幾年都沒管什么國事,很多人只記得名字,都沒見過。
今天在場有三十多個文武官員,只有都指揮使高達和制置使陸清夫見過。
錦衣衛千戶張世杰的任命是他簽字確定,但沒見過其人。
當時趙與芮愿意簽,沒有召他來見,就是記得這個名字,算是大宋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