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是遠東城錦衣衛千戶,他父親是陳峰,也是當年王府少年,和石狗兒同一批,與石狗兒關系很好。
“贏了。”安靜的房間里,突然傳來趙禥歡喜的聲音,接著眾人哈哈大笑。
這局趙禥又贏了,眾人自然跟著附和。
小聲的和眾人聊了幾句,趙禥突然放下棋子,緩緩道:“聽說父皇這次巡查天下,可能要考慮移鎮。”
“依你們看,本王會被移鎮到什么地方?”
眾文武臉色微變。
大伙跟了燕王二三十年,有的和趙禥從小認識,可以說跟了近四十年,哪能說移就移。
趙禥就藩時間二十六年,慢慢布局,花了二十多年時間把部下心腹放到各處,現在一旦移鎮,二十多年前功盡棄。
要是趙祺過來還好,萬一換成趙繹過來,他們這些人,都得倒霉。
房間里突然沉默下來,顯然大家不愿意面對移鎮的事。
趙禥移鎮,少量文武可以帶走,但不可能全部帶走。
而且大伙在這里二十多年,兒女妻子,親戚族人,都布置到位。
他們就算能走,兒子族人們,也未必能跟走。
像楊孝林兒子是當地一個營的指揮,他可以跟著趙禥走,他兒子至少短期內是走不了的。
“大王這消息確定嗎?外面不是說流言嗎?”有人這時終于小心翼翼的是問了。
“空穴不會來風。”趙禥沉聲道:“以本王對父皇的了解,可能這吹風的,還是父皇。”
搞不好這消息就是趙與芮放出來的,看看兒子們有什么反應。
“原本當年父皇就曾有過想法,藩王就藩五到六年就得移鎮,后來考慮到海外殖民地不容易征服,一拖再拖-——”
當年趙與芮的打算,藩王們五到十年就移一次。
后來發現做生不如做熟,兒子們好不容易在當地立足腳,再調動不怎么好辦事。
所以一拖再拖。
現在二十多年了,幾個兒子在各鎮都是根深蒂固的扎下來,沒想到趙與芮突然想移鎮。
“陛下,為何要這個時候移鎮?”石忠國問:“難道?”
“怕是要立太子了。”趙禥長嘆。
移鎮,肯定是為立太子準備,各皇子在自己封地干了二十多年,羽翼已豐,既然要立太子,肯定要改變他們的封地,為太子鋪路。
“終于要立太子了?”大伙也是忍不住吐槽。
哪個皇帝這么老還不立太子?
過去這些年,很多朝臣都擔心趙與芮突然嗝屁,太子都沒有,上了無數次書了。
雖然趙與芮一直說在現在的奉天殿上有詔書,但大伙都擔心。
現在終于要立太子了,所有人既是興奮,又是擔心。
“陛下會立誰為太子?”有人激動道。
趙禥不動聲色看了他一眼,你激動個毛,我都不激動。
這個問題誰也不知道,誰也不能回答。
但趙與芮巡察天下,肯定是為立太子準備,甚至有考察各皇子的意思。
畢竟以前各皇子的成績,都是通過書面和情報司口述傳到趙與芮那。
這次趙與芮會到處看看,實地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