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在定海縣,或者在全大元比比皆是。
大部份單位都是入不敷出,像祁山這邊還好點,因為定海縣比較發達,他的百戶所管著商業街,所以每年還有利潤,能補貼點
有的百戶所在窮山僻壤的,都沒錢發工資。
沒錢發工資怎么辦,當然只能借銀行的。
鄭得志這時也罵了:“碼頭所是好位置,這么多商船來往,周國民怎么年年要貼錢,再這么下去,我也頂不住了。”
鄭得志這是有點故意落井下石。
祁山看了他一眼,也心中有數。
兩人都知道碼頭所為什么沒錢。
周國民自己貪了,拿了好處,肥了個人,虧了公家。
所里收入低,周國民可是賺的盆滿缽滿。
而且周國民眼里只有祁山,每年孝敬祁山兩萬塊,鄭得志才五千塊。
這讓頂頭上司鄭得志很不滿。
當然,鄭得志也不知道周國民一年給祁山多少錢,但肯定遠遠超過自己的五千塊。
祁山皺原地走了幾個來回,想了想后:“周國民當小旗多少年了?”
“五年了。”鄭得志道:“該給他挪挪位置了。”
“關鍵現在沒位置。”祁山也想動人。
身為領導,只有動人才有利益。
記得他六年前剛到這里任百戶時,他放個風要動人,
現在人動過了,基本也全是他提拔上來的人,但這么多年也沒什么變化。
只要別人不犯錯,是不好罷免的。
“南街所老顧不是快退休了么。”鄭得志說的是南街小旗所老顧,五十歲了,還兩年退休。
“還兩年呢。”祁山道。
“他年紀大了,都搞不清事,讓他提前內退算了。”鄭得志是很想把周國民弄走啊。
南街所油水就不如碼頭所了,周國民去那肯定沒以前舒服。
祁山想了下:“讓我考慮考慮。”
他原本想等兩年,主要是考查下趙與芮,如果趙與芮還可以,兩年讓讓趙與芮到南街所任小旗。
不過鄭得志顯然不是這么想的。
從百戶所出來后,鄭得志回到自己總旗所。
定海縣一個百戶所,兩個總旗所,十二個小旗所。
鄭得志這個總旗所,管著六個小旗所。
他招來心腹朱大牛:“你去碼頭所,看看趙雨瑞在不在,不要驚動周國民,把他叫過來。”
“諾。”
當下朱大牛就鬼頭鬼腦來到碼頭所。
結果趙與芮不在,問了下別人,別人說去碼頭了。
等朱大牛趕到碼頭,終于找到趙與芮。
趙與芮今天正和朱元璋,張士誠在碼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