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定海縣和慶元府也算比較發達的富裕府縣,換成其他窮縣,趙與芮想都別想。
趙與芮也是做了功課來的,在他來之前,百戶祁山已經當面和鄭士文提過一次,鄭知縣沒表態,沒說同意,也沒說行。
這在趙與芮看來,是可以運作的。
換成他是知縣,這錢又不要我本人出,反正是公家出錢,要是我自己有好處,肯定樂于做個順水人情啊?
他等到今天才來也是有原因的。
最近他和胡翩兒鬼混的多,據胡翩兒道,她父親胡典吏常在家里念叨。
縣里最近要做件大工程。
知縣很痛痛。
什么工程呢?
大元這幾年糧稅情況不太好,在失去安南這個產糧大區后,糧食產量也受到影響,加上最近幾年老是天災兵禍的,現在糧食有點不夠。
慶元府這里是大元發達府城,不但經濟發達,糧食產量一直也不錯。
而趙與芮當年在這里,主營白糖,老百姓們為了賣個好價,很多人糧田不種,改種甘蔗,定海這里縣里自己也有近一萬畝田種的是甘蔗。
現在白糖連民間也會制了,白糖價格也被打下來了。
所以朝廷決定,讓定海縣的一萬畝甘蔗,改種糧食。
包括這個工程的還有原來的造糖廠,部份工廠也要改成糧倉。
這可是大工程,從慶元府,到臨安府,好多老板托各種關系,來找鄭知縣,想拿下這個工程。
據說總投入要上千萬,甚至幾千萬,但朝廷底價多少只有鄭知縣自己知道。
最近這半個月,上上下下到處有人托關系來找鄭知縣,鄭知縣非常焦慮,不知道給誰干好。
大元的朝廷工程是趙與芮在元貞后期定制的。
套路和后世不一樣。
通常是朝廷先定一個額度,然后讓
比如這次,朝廷核準鄭知縣按自己財力來。
即本級財政和慶元府財政,朝廷和省一級各支持兩百萬。
慶元府也表態支持三百萬。
這樣他手里有了七百萬。
然后定海縣自己賬面上還是挺有錢的,他會和相關部門的官員,設計,工匠等討論了很久,認為重新改造一萬畝田,加工廠改建糧倉要用到兩千萬左右。
而且他想借機會,把縣衙和家里裝修下。
這是可以插進糧倉工程中的。
最終限額在兩千兩百萬左右。
其中本級財政出一千五百萬,上級出七百萬。
當然,最后可能適當有添加,也是常規操作,但肯定不會超過兩千五百萬。
這么大的工程,是定海縣最近幾十年都沒有出現過的。
趙與芮當皇帝時,定海干過很多大工程,包括現在的兩個碼頭,重要的港口,最大的造船廠,軍營等,都是趙與芮手上弄的。
他不當皇帝后,這工程算是最近幾十年里最大的一個。
這么大工程,當然各路人馬都找上來。
別說定海本縣,臨安府都有人來,反正托各種關系,找到鄭知縣這里。
鄭知縣壓力挺大的,有上官,有親戚,有同學,但他還是硬撐著。
這么大工程,不找個靠譜的人,如何完成?如何拿好處。
所以最近一星期,好多老板找到鄭知縣。
鄭知縣把工程量一說,對方開價,要么四千萬,要么三千五百萬,還有開價五千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