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與芮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和這層的移民打成一片,問了所有人移民的原因,大部份是生活所逼,也有人是想到東燕發財。
等他從船艙出來,站到甲板上,吹著海風,表情還是相當郁悶。
他窮近半個世紀之力,才把大宋帶上巔峰,時整個亞歐兩洲,都以身為宋人為榮,但一轉眼,大宋變大元,且江河日下,宋人紛紛背井離鄉,寧愿到東燕等海外之地,也不愿意留在國內。
兒子趙繹簡直就是千古罪人。
可他現在毫無辦法,也沒有能力,只能看著大元的國勢越來越敗壞。
除非成為大元勛貴,內閣大臣,才有機會改變這一切?
“趙大哥。”就在他若有所思時,常遇春幾人圍了過來。
“湖南在打仗。”張右丞道。
“?”趙與芮。
原來常遇春他們剛剛遇到一家湖南人,聽到湖南那邊有人不滿朝廷,起兵做亂,大元朝廷正派兵鎮壓。
不過這次動靜好像挺大的,大元用了兩年多還沒平叛,很多老百姓也匆忙的逃離家鄉。
這家人就是往東燕逃的。
大元現在有電話,電報,通信也算比較發達,但湖南那邊苗人起義的事,居然還沒傳到定海縣。
趙與芮聞言立刻去找那家湖南人,一問才知道,是湖南苗人吳天保的起義。
吳天保是湖南靖州苗族人。
武帝六年(1346)十二月,丁末,吳天保在當地起義,靖州等地的苗,瑤侗各族紛紛響應,很快攻克黔陽,次年五月,又克武岡,七月克沅州,聲勢越來越大,到九月時,兵鋒已接近寶慶。
寶慶可是大元在湖南的重鎮,一時間朝廷大震,武帝連續征派湖廣,江西諸兵鎮壓。
但吳天保聲勢浩大,又占當地地勢之利,到武帝八年,吳天保第四次攻沅州,這次沒打進去,逐退兵。
如今已經到了武帝九年,吳天保起兵近三年,朝廷還沒有鎮壓下去。
這吳天保在歷史上還能再戰一兩年,戰死后,余部崩散,或投劉福通,或投徐壽輝。
吳天保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攻下重城之后,都是掠奪一空,而不去守,這導致他沒有固定的根基地盤。
當然,可能他也認為守不住,所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吳天保在元末起義好幾年,拖了元朝好多兵力,但在歷史上卻沒什么名氣,估計也是苗族人的原因。
趙與芮聽完后沉默了片刻,這是個好機會啊?
如今的大元,劉福通和徐壽輝還沒起兵,但吳天保已經打了幾年了,這家伙不能讓他太快完蛋。
趙與芮也想滅了這大元,盡管這大元是他孫子所創。
不幾日,趙與芮他們的船終于來到東燕,并在九州登陸。
九州是日本以前大宰府所在,大宰府算幕府前線指揮部。
趙禥建國后,把九州設為西都,當時就常居此處,在此指揮和大宋的戰事。
成功擊退大宋之后,趙禥遷東京為都,九州仍然是西都,設九州省,設制置司,總督等重職,這里依然是對抗大元的最前線。
之后幾十年,陸續有大元百姓往這邊遷移,東燕大開方便之門,九州人口越來越多。
目前九州省人口已經超兩百萬,成為當地最繁榮的省府之一。
九州港口巨大無比,經過趙禥爺孫三代人的擴建,成為亞洲第二大港,僅次于大元的廣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