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十一月某堂上
雍正看著朝堂下的朝臣,還有站在其中的胤祥,腦子里冒出一個想法:十三弟好像很窮啊,朕都當皇帝了,怎么還能夠讓十三弟接著窮呢
于是,他就對著在場的大臣說道:“怡親王在皇考在世時就敬謹廉潔,家計空乏,可以說這件事情是舉國皆知的。朕即位以來,他也一心輔佐擁戴,克盡臣弟之道”
“什么叫汗阿瑪在的時候,十三弟窮得全國都知道”胤礽的嘴角都忍不住有些抽搐,他看著胤禛說道,“四弟啊孤知道你是想要給十三弟增加俸祿,但你也不能這么的夸張吧”
如果是沒有身份的人也就罷了,但身為皇帝的兒子,沒錢的事情宣傳出去誰會相信
就是在場的朝臣也不相信,尤其是看著后面的內容,“朕心不忍”所以就要給他賞賜錢糧二十三萬兩,令支官物六年
真的是沒有任何問題嗎
也幸好是十三阿哥拒絕了。
面對雍正的賞賜,怡親王再三請辭退回,“沒有這樣的事情存在。”
他堅持的認為自己不能夠承受那樣的俸祿,面對如此的情況,雍正只能將數目減少,變成十三萬兩。
怡親王知曉,這已經是雍正的極限了,也就沒有再推辭。
誰知,雍正又提出新的條件:“令支官物六年。”
怡親王知道這樣的后果,何況他也不缺銀兩,再次推辭。
面對這樣的情況,雍正自然是不愿意,但也拿他沒有轍,于是就讓諸王大臣給自己撐腰評理:“爾等可要跟怡親王好好說說,一定要讓他接受朕的要求。”
被趕鴨子上架的諸王大臣很是頭疼,絲毫沒有預料到雍正居然會搞出來這種事。尤其是看著雍正的表情和怡親王的態度表示這事情很難定義,“您二位自己商議吧”
他們覺得自己實在是沒有辦法去干,換誰都不可能成功。
雍正見此情況,只能揮揮手讓他們離開,繼續跟怡親王探討。可是怡親王十分堅決固執,認為這種事情絕對不可以發生。
無奈之下,雍正只能接受。
對此,胤禟真心覺得嫉妒,他怎么沒有遇到那么好的事情也讓他更想要知道他在未來是個什么樣的情況。
真的是希望可以快點觸發,總是看十三的劇情,太令人難受了。
也不知道其他兄弟怎么熬得住不說話呢難道他們沒有他那樣的想法嗎
懷有著這樣的思緒,胤禟側頭看向在場的兄弟,卻發現他們好像根本不在意。
胤禩自是察覺到了胤禟的動作,也從他的動作中看出了他的想法。
但有些事就是那樣,沒有辦法說出來。
就好像讓他去承認對未來沒有好奇,那是不可能的。可讓他去承認,它也不可能馬上就出現。
既然都不可能,那能夠做的也就是等待。說不得,在沒有多久后它就出現了。
不過眼下,屏幕里十三的待遇,還真是令人心生羨慕。
想著這點,胤禩看向了胤禛。
胤禛感受到視線,頭頂有瞬間的發麻。面上他卻保持著平靜,沒有流露出任何不妥。
實在是他真的不好去說點什么,畢竟讓他去看水幕里的畫面,真的有點夸張。
在雍正接受后,他沒有就此結束。反倒是拿著此事表示,“怡親王作為朕的至親對國家忠心效力的心,是其他兄弟都不能夠比擬的,只接受那么點賞賜,朕心里不舒服。”
于是,他又當著眾人的面下令道:“朕另行加恩,將現在王所兼管之佐領俱令為王之下屬”
好家伙這真的是不拿十三阿哥當外人啊
直接給對方一支可以直接管轄的私兵,就不怕造反嗎
皇帝當成這樣真的是沒有問題嗎
難道在當皇帝之前沒有學過為君之道嗎
胤礽實在是忍不住要吐槽了。
旋即,他又像是想到什么一樣反應過來:老四確實是沒有學過為君之道
真正受過儲君教育只有他啊
但他沒有成功繼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