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莫名的,胤礽還是有許多話想要說。
何況水幕里出現的大臣以及沒有出現的大臣,后者的心情也格外復雜。
有些都不由得向著康熙的方向瞥去。
康熙自是可以猜到那些大臣的想法,不過比起這事,他關注更多的還是水幕里的影像。
未來四兒子的心思也不能說不對,想要敬孝也不能說不好。如果他的字跡不佳提出這種意圖他或許會高興,但真的實施那就算了。
神道碑、匾額又是什么只要想到可能出現的情景,康熙就覺得眼前一黑。
但胤禛的書法的確是不錯,那么面臨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但胤礽卻不認為。
他覺得若是按照胤禛的行為下去,難免會引出來些許麻煩。
比如,在后面的皇帝怎么辦
盡管他知道這想法有些多余,但比起親自寫匾額,還是找字跡更好的來寫比較好。
這樣,日后的皇帝也不會在這方面糾結。
要不然當皇帝,還要將書法練好。否則在寫神道碑、匾額的時候,字跡不好,豈不是給皇室丟人
當皇帝的字居然寫的那么爛,想想就會被天下人取笑。
簡直敗壞愛新覺羅家的聲譽。
于是,胤禛頓時收到了胤礽的目光。眼里蘊含的意味讓他有點看不懂,是哪里惹到對方了
回想著腦海里的畫面,找到最后胤禛沒有找到符合的內容。
這就導致胤礽發覺胤禛只是看了他一眼便收回視線把目光放在水幕。
而此時的水幕正呈現出新的劇情,還是以彩蛋冠名。
ne觸發彩蛋:書法比賽后續
書法比賽結束后,雍正的字沒有任何疑問的被選中,成為第一名。
這也就使得康熙景陵的神道碑、功德碑,還有另外三塊額上的字,全部由雍正親筆御書。并在它們的右下方都鈐蓋上“雍正尊親至寶”的寶文。
但也由于雍正開了這樣的先例,使得后面的皇帝也只能跟著照做。畢竟,這更能表現皇帝的孝順。
于是,后面的皇帝也多了個任務,書法要好,不然先皇帝陵的碑、額,在書寫后會顯得突兀。
甚至,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僅先皇帝陵的碑、額要由皇帝繼承人來寫,包括鈐蓋寶文。便是先皇后陵的碑也要由先皇帝繼承人嗣皇帝來書寫了。
看著和
自己所想差不多的情況,胤礽表情欲言又止。
在場的大臣們也欲言又止,這樣的未來簡直是讓大家損失了份揚名的功勞。
本來,給皇帝寫神道碑、功德碑和匾額都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不僅提現出皇帝的重視,還能讓自己在皇帝面前掛名。
更不用說是別的因素,結果在未來的四貝勒開先例后,就沒有那樣的好運了。
雖然他們也清楚,這并不是四貝勒故意的,只是想要展現出他跟圣上的父子情。
嗯,父子情。
胤禔也有些一言難盡,表達父子情如果是在成為皇帝前也就罷了,那是想要通過父子情來給自己提升地位。
可在成為皇帝后,還要展現父子情,就真的讓人換種思路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