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幕里的畫面逐漸朝著
荒謬的方向走去。
但現場觀看水幕的人都覺得它是正常的,甚至對胤礽孤注一擲的行為持有沉默的態度。
若說他的行為有什么不對卻又可以理解。
可若是說他的行為正確,卻在全局看下來,都能夠看出來一絲瘋狂。
行為上的瘋狂,思想上的瘋狂,精神的瘋狂大概就凝結在這里了。
他絲毫不管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么樣的結果,似乎是想放肆的活一把。
又或許是他想要徹底的放手一搏,失敗、成功都在一瞬之間。
胤禛能夠注意到,隨著「胤礽」被二廢,神色變得解脫。
就算是他汗阿瑪,也笑然處之。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第二次廢除了胤礽太子之位。
在胤聽到這個命令后,胤礽愣了一下,最后接旨。
他清楚,懸掛在他頭頂的那把刀終于落了下來。
以他想象的結果落了下來,耳邊也傳來了宣判。
就見他的汗阿瑪、當今皇帝康熙說道:“皇太子胤礽自復立以來,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之業斷不可托付此人,朕已奏聞皇太后”
字里行間,胤礽都能夠聽出來對方的情緒。
同時也有些麻木,尤其是隨著十月初一,康熙又向諸王、貝勒、大臣等人宣讀廢黜理由后,更麻木。
康熙沒有去管在場之人是什么樣的心情,只將他們的表情都斂入眼中,繼續對他們提出要求:“接下來的時間里各位應當絕念,全心向主如果在這期間有誰來跟朕說胤礽已經改善自新,讓朕將他給釋放出來的事情,朕將會當即誅之。”
隨后,便揮揮手讓他們離開了。
離開的人并沒有影響康熙的心情。
甚至,隨著他們的離開后,康熙想著此事,完全沒有感受到第一次廢黜太子時的痛苦。
不僅如此,整個人變得如同他所說的那樣毫不介意,談笑處之。
只是,在胤礽幽禁的過程中,康熙還是忍不住惦念著兩人的父子情,時常派遣太監去探望,賞賜衣服和食物。
以至于胤礽的心漸漸又恢復,假借為妻子石氏看病,用礬水寫信與外界聯系。
康熙發現此事后,頓時皺起眉頭。尤其是在幾個月后,又有人上奏冊立儲君,均被給予處罰。
這樣的情景,使得在場的朝臣還有皇子阿哥都有些難言。
他們不知道要如何去評價康熙的行為,也不知道如何去說胤礽的想法。
只覺得這整個劇情,跟他們有關,又跟他們無關。
其中,包括胤禛。
雖然這里面的內容沒有提及他的名字,也沒有說明他在之中又是什么樣的身份,什么樣的地位。但他還是窺探出一些道理,想要獲得成功,忍耐是必須的。
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但凡太子多加忍耐,或許情況也不會那么糟糕。
而他會獲得最后的位置,也或許跟所謂的忍耐有關系。
畢竟,在大多數的游戲中,忍耐是必要的。
何況,不是游戲的人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