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與猜測,再針對水幕里還在播放的方面進行對比。
沒有多久就獲取到答案,可答案到底有沒有正確,還是需要水幕來揭示。
要說雍正偏愛的人,不外乎有許多。但要說例外,大抵是弟弟怡親王。
很好,他們的猜測都沒有錯誤。
胤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不高興。
分明猜測正確劇情的人物,可像是頭頂被潑了盆涼水。
冷森森的,讓他格外的心梗。
怎么就這么多胤祥的事情呢就沒有其他的人可以講述了嗎
“會不會是因為游戲開始前就是四哥的緣故”胤俄忍不住回答。
回想著水幕出現,便是胤禛最后登基的畫面。接著又是里面的人物形象變成胤禛,還有給胤禛換裝,種種都說明了一個事跡。
胤禟清楚胤俄的說法有道理,哪怕期間又出現汗阿瑪跟太子的內容,可最后引向到的終點,還是胤禛。
這無疑令他心酸,如果可以,他真的希望有關于他的劇情多點。
“其實比起九哥,我的劇情更少。”胤俄聽著胤禟的嘀咕,忍不住跟著說道。
甚至,不用說是劇情,凡是他出現的畫面大多數是背景板。
使得他都懷疑是不是沒有與他相關的內容,但如果沒有他的,那就更沒有別的兄弟了。
當然,這里面還是要排除掉十三弟和十四弟。
他們兩個人的內容,胤俄都不知道要怎么形容。
尤其是胤祥,真的太多了。
可以堪稱第一或者第二,再不濟是第三。
同想到這點的胤祹嘆了口氣,盡管他知道不出現在水幕里是件好事,但是也好歹讓他看到自己兩次吧。
旋即,他又覺得這想法不對。其實,水幕里也是有展現過他的畫面,只是展現出來的畫面跟他有所不同。
若不是畫面里提及他的名字,他還會懷疑對方是誰。
跟他想要的結果太不同了,其他兄弟都有青年時期的影像,就他上了年紀。
就像接下來,他都懷疑如果再次出現他,還會是老年形象。
意料之中,并沒有出現他的畫面。意料之外的卻是,出現的又是十三病逝后的情景。
雍正八年五月,怡親王病逝,雍正為其輟朝三日痛悼之,封謚“賢”,下令配享太廟。并詔令怡親王名字依舊書寫“胤祥”,將御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加于謚號上。
看著畫面里顯示的文字,胤祹很熟悉,在前面的劇情里也有提及到。
這使得他不禁在心中開始猜測,會不會又是關于四哥對于胤祥的各方面評價亦或者是什么小故事小劇情
而有類似想法的也不止是他,便是其余觀看水幕的大臣和皇子也如此。
不知是那些過去的畫面記憶太深刻,還是眼前的內容太過具有引導性,仿佛就是讓他們沿著它去判斷。
結果,他們的這些判斷在真的畫面呈現出來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語塞。
沒有想到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
怡親王胤祥的園寢可以說是清朝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唯一有望柱華表的王爺陵墓,面積達到六百多畝。
其中,園寢南、北、西三面丘陵環抱,東面為平原,內里有云溪水蜿蜒流過,可謂依山傍水,林木豐茂,自然環境非常優美。
隨后,神道長達三華里左右,在它的最前方便是神道碑,龍首龜趺。
神道以西為火焰牌坊,三門四柱。焰牌坊后是五孔拱橋,五孔拱橋過去后又是三門四柱七樓。
牌坊再往西便是擎天柱一對,柱身雖然也是八棱,但每面都各雕兩條龍。
上面的龍頭朝上,下面的龍尾朝上,龍頭又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