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帝見鄭太后神色不愉,心中不忍,想了想說道“這新式轅犁是南陽郡主敬獻給母后的,推廣新式轅犁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母后當記首功。”
鄭太后面色好看了不少“哀家不是爭這份功勞。哀家是為了皇上考慮著想。哀家是太后,尊貴已極,要這功勞做什么。哀家盼著大梁朝堂平安,百姓安居樂業,盼著皇上能成為一代明君,不被權臣左右。”
不管如何,親娘總是為了兒子著想。就不必計較這番話里有多少公心,又有多少私心了。
太康帝從善如流地點頭“母后說的話,朕都記在心里。”
鄭太后這才滿意地笑了起來。
說完正事,太康帝隨口問道“母后不是打算接南陽郡主進宮嗎怎么不見她身影。”
昨晚被趙公公灌足了迷湯的鄭太后,提起此事也不惱了“小姑娘舍不得離家,也是難免,暫且隨她吧等過個一兩年,哀家再打發人去南陽郡接她進宮。”
太康帝點點頭。
南陽王在世時,母子兩個都很忌憚這位文武雙全聲望聚隆的實權藩王。派左真去執掌南陽軍,是王丞相的主意,也深合太康帝的心意。
南陽王一死,南陽王府就剩一個十歲的姜韶華,還有一個上不了臺面的盧郡馬。于太康帝而言,這個心腹大患已經去了大半。
能接姜韶華進宮最好,她不愿來要留在南陽郡,也不是什么大事。
說完正事,鄭太后笑道“皇上今日留下用午膳吧哀家打發人去上書房,將太子叫過來。還有寶華她們,也一并過來,人多熱鬧。”
太康帝欣然應了。
太康帝龍體虛弱子嗣不豐,膝下兩子一女。
長女姜寶華是紀皇后嫡出,今年十四歲。太子姜頌是李貴妃所出,今年十三歲。還有一個兩歲的小皇子,是范貴人所出。
紀皇后三年前一場重病去世,鄭太后親自教養寶華公主,又接了東平縣主和淮陽縣主進宮陪伴寶華公主。
至于太子,五歲就進上書房讀書,身邊有四個年齡相若的伴讀。
一個是安國公嫡子,鄭太后嫡親的侄孫,十二歲的小公爺鄭宸。
一個是王丞相幼子,十三歲的王瑾王四公子。
另有一個,是李貴妃侄兒太子嫡親的表哥,叫李博元,今年十四歲。
最后一個,是高涼王世子姜頤。
高涼王就是當年被燒壞了腦子的三皇子,太康帝登基后,冊封三皇子做了高涼王。封地高涼郡遠在大梁南端,離京城數千里之遙。高涼王癡癡傻傻的,治理不了藩地,一家三口一直留在京城。
這位高涼王世子,比太子小了一歲,四歲起就進上書房陪太子一同讀書。
鄭太后打發人去上書房傳口諭,很快,一群衣衫華貴相貌姣好的少年男女聯袂而來。
鄭太后目光一掃,有些驚詫“子羨怎么沒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