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親衛營到王府,只要大半日路程。
王府眾人早已聚在正門處等候,遠遠地看到飛揚的塵土和踢踏的馬蹄聲,馮文銘馮長史第一個舒展眉頭,轉頭對楊政沈木等人道“郡主終于回來了”
中途被提溜跑了兩回的楊政呵呵一笑“郡主這半年一直在諸縣巡查,著實辛苦了。”
又黑瘦了一圈的沈木,照例沒說話。
沈木身側,站著一個身量不高的俊秀少年,正是崔渡。
這半年過來,崔渡個頭高了一些,臉孔也略略豐潤,黑眸含笑,隨和又討喜。
一同等待迎接郡主歸來的,還有盧郡馬和梅姨娘母子。自葉縣回來后,盧郡馬就很少在人前露面。連喜歡的文會也不去了,每日待在書房里。
今日一露面,盧郡馬皮膚白了不少,臉上掛著溫和得體的笑容。
“娘,郡主姐姐回來了么”盧若華仰頭問梅姨娘。
梅姨娘嗯一聲,伸手摸了摸女兒的小臉,小聲囑咐“待會兒你要行禮恭迎郡主。”
盧若華乖乖點頭。
盧穎就不必囑咐了。
盧穎十分聰慧早熟。上一次從葉縣回來之后,就敏銳地察覺到了父親和親娘的細微變化。父親不愛見人,發脾氣的次數驟然減少。娘親倒是從容多了。
先行十數匹駿馬停下,然后數輛馬車緩緩而來。
姜韶華自第一輛馬車上下來。
緊接著,陳長史聞主簿陳舍人馬舍人一一下了馬車,和宋淵一道簇擁著郡主到了正門處。
“臣恭迎郡主歸來。”馮長史率眾相迎。
姜韶華輕笑一聲,伸手扶起馮長史“這半年,本郡主不在府中,一應瑣事都落在馮長史身上。馮長史辛苦了”
馮長史忍著久別重逢的激動,笑著應道“郡主在外奔波,才是真正辛苦。臣為郡主分憂,也是應該的。”
然后,又對陳長史道“陳長史瘦了一些。”
陳卓不無自嘲的笑道“一把老骨頭,快禁不住路途顛簸了。再到明年,就讓年輕人隨郡主巡查。”
馮長史其實早就留意到了郡主身邊兩個年輕人。
陳瑾瑜是熟臉孔,另一個十五六歲的英俊少年,應該就是陳卓書信里說過的馬舍人了。
姜韶華笑著問候一直在工房里忙碌不歇的沈木“這半年,沈工正一直忙著制造新式轅犁,辛苦了。”
沈木拱手“郡主言重了。工房不負郡主厚望,這半年里制出了五百副新式轅犁。已經按著郡主的安排,分送去了各縣。”
五百副當然是不夠的。不過,南陽郡里的工匠就這么多。想讓所有百姓都用上新式轅犁,工房還得忙個一兩年才行。
姜韶華略一點頭,忽地轉頭問陳長史“新式轅犁送去朝廷了,朝廷開始推廣了嗎”
陳卓嘆道“哪有這么容易。聽說工部拿了新式轅犁后,一直在研究圖紙。想等制造推廣,少說也得兩三年了。”
不用懷疑,這就是朝廷做事的效率。
想做事,就得先壓下所有反對的聲音,斬斷明里暗里伸來的手。
黨爭誤國,就是如此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