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西鄂縣湯家大宅里,湯五太爺聽到郡主口諭后,想也不想地應道“我這就走”
來傳口諭的孟三寶笑道“郡主特意交代,請湯五太爺帶上湯家能干的子侄后輩一同前去。”
湯五太爺忙笑著應下,轉頭就去找湯老太爺。
湯家買糧的隊伍在路途中遭了亂匪,損傷慘重。郡主悍然出兵,將那伙民匪剿滅得干干凈凈,俘虜的活口都送進了礦山,這輩子休想再見天日。
湯家血海深仇得報,上下都對郡主感恩戴德。便是湯老太爺,如今提起郡主,也只有滿心敬重。
聽聞郡主有要緊差事派給湯家,湯老太爺立刻道“多帶些人手前去。”
湯五太爺點點頭道“我也是這么想的。湯啟也一并隨我去。”
湯家孫輩中,十九歲的湯啟是最能干的。從去歲,就開始獨自領一隊人馬去買糧。
大事當前,兄弟兩個心里那點齷齪不提也罷。
湯老太爺到底做了幾十年家主,對湯家的前程未來格外在意,低聲道道“如今北方大旱,朝廷一直在南方征糧。我們湯家原來的買糧渠道只剩不足三成,已經支撐不住這么多糧鋪了。”
“郡主既有要緊差事給湯家,可見是想重用湯家,千萬別錯過這樣的好機會。”
“當年馬家是怎么發跡的,你我都清楚。或許,這是老天給我們湯家的好機會。一定要把握住。”
湯五太爺用力點了點頭。
滿臉褶皺白發蒼蒼的湯老太爺,深深看了一眼湯五太爺“你安心去辦差事,家里我替你守著,不會出亂子。”
掌家兩年多了,這是湯老太爺第一次真正低頭,也是第一次用對家主的態度對他。
湯五太爺精神一振,長身作揖“多謝大哥。”
湯五太爺動作利索,立刻點了八個年輕力壯的后輩,當晚收拾行李,隔日一早便啟程去王府。
一路上,趁著休息的空閑,湯五太爺笑著和孟三寶閑話套近乎。
孟三寶外表粗豪,實則細心敏銳,口風緊得很,任憑湯五太爺旁敲側擊,愣是一個字沒說。
湯五太爺只得歇了這份心,埋頭趕路。進了南陽王府后,連口水都沒喝,就去覲見郡主。
姜韶華笑吟吟地道“湯五太爺一路奔波辛苦,快學坐下說話。”
湯五太爺受寵若驚“使不得使不得,郡主叫我湯五或是湯顯忠便可。”
姜韶華微微一笑“亂世出豪雄,危難顯忠心。湯五太爺的名字起得好。”
短短兩句話,意味深長。
湯五太爺精神一振,立刻拱手道“我湯家上下蒙郡主大恩,愿為郡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姜韶華笑了一笑,溫聲道“本郡主召你來,確實有一樁事和你商量。”
然后,將準備運送玉米紅薯去北方諸郡一事說了出來“糧食換多少銀子回來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將新糧食推廣出去。玉米一畝能產十三四石,紅薯產量更高。只要這兩樣糧食推廣開來,能救活無數百姓,這是件利國利民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不過,此事也頗有風險。一來路途遙遠奔波勞苦,二則耗時極長,可能要兩三年甚至幾年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