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開始領著盧比奧四處遛。
持球在弧頂的奧拉迪波,一愣一愣的,一時間有些恍惚,這是打算讓他來處理了嗎
而恰在此時。
薛連城經由克勞德擋人,跑出了一個空間,直插禁區。
一邊跑著,一邊伸手向奧拉迪波示意要球。
奧拉迪波反應也算敏捷,但卻沒有第一時間給球。
而是沉肩啟動,壓著普林斯瘋狂突擊進去。
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因為籃球場上,永恒的關注點永遠都是皮球。
每個人所看的方向,所關注的點,都在持球人身上。
所以奧拉迪波的突破,瞬間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而就在所有人矚目之際,奧拉迪波揚手出球。
薛連城這時候剛好插到禁區。
只是很可惜。
他的身體素質,并不足以支持他騰空而起,完成空中接力。
從他夠到皮球,落地,接著啟動,人家防守球員已經反應過來。
但薛連城籃下終結能力早已不是當年,利用腳步,一個轉身,一個回撤,然后加速,直接反籃上進。
動作非常流暢,如行云流水。
2分進賬。
但薛連城并沒有太開心。
奧拉迪波傳球意識,傳球功底,打球的反應能力,以及打球理念,都不是問題。
問題出在奧拉迪波高估了他的身體素質。
也就是說,奧拉迪波是按照自己的身體素質,潛意識形態做出的傳球反應。
這種傳球,奧拉迪波自己能飛身而起,直接掄球暴扣。
但情況是,不是每個人都能飛。
一個球員傳球之所以能稱之為神奇,主要還是這個球員能根據隊友的身體素質和身體天賦,做出實際有效的精準傳球。
而薛連城,就到了這樣的級別。
傳球之精準,聯盟無出其右。
除此之外,奧拉迪波還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傳球后,并沒有繼續做下一步動作,而是頓在原地準備搶板。
如果是跟其他球員搭檔,那這樣的做法,無疑是正確思路。
但跟他搭檔,這樣的做法,是大錯特錯的。
原因很簡單。
他除非是比較有把握的出手,他才會堅決出手,只要隊友機會比他好,他一般都會傳。
在他的打球理念里,一直以傳球為主。
所以這個時候,他更希望奧拉迪波傳完皮球后,沒有任何停頓,而是快速地往禁區繼續插入,或者快速拉出,重新拉到三分線之外。
兩個選項,前者可以直接奔框,這樣他傳過橋,奧拉迪波直接就摁進去了,根本就沒有任何意外可言。
后者的話,也大概率是個空位三分機會,因為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他的身上,誰還會關心奧拉迪波去哪了。
這樣的話,他就可以有三個選擇。
第一,自己投。
第二,傳給飛身奔框的奧拉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