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科比是真希望薛連城能贏的。
而薛連城聽到分析后,沉思良久,也覺得有道理。
小薩博尼斯在他的心目中一直處于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他對小薩博尼斯期望值很高的。
但現在總決賽表現來看,簡直讓人大失所望。
既然這個戰術核心出了問題,那他們就不應該逃避,更不應該認為對小薩博尼斯期望高就不去改變。
這絕對是最錯誤的思維。
恰恰相反。
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那就去改變哪個環節,勇敢地面對它,來一招破釜沉舟,作最后一博。
下定決心,他立馬聯系阿特金森商量。
第六戰就在一片洶涌聲中到來。
最終。
薛連城還是有說服力的,阿特金森同意作出調整:控衛薛連城,分衛哈特,小前鋒阿奴諾比,大前鋒考文頓,另一個前鋒馮萊。
擺上一個真真正正的五小陣容,這真的是背水一戰了。
解說員很驚訝:“籃網本賽季的戰術體系大部分時間都圍繞著小薩博尼斯展開,但現在突然把小薩博尼斯放棄掉,這簡直就是難以想象。”
一支球隊的常規戰術體系,一般來說變化不會太大,因為已經磨合了一整個賽季,你說變就變,會帶來很多問題的。
就像機械,你突然把發動機齒輪零件拆了,換其他發動機取代,那其他零件能適應得了嗎?
答案是:肯定會出現磨合問題。
特別是在總決賽這種生死戰關頭換陣換核心戰術,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可想而知。
評論員:“阿特金森確實有非凡的魄力,敢于在生死戰來變陣,這是很多教練不敢有的想法。”
主持人:“其實嘗試變陣也未嘗不可,畢竟小薩博尼斯已經打了五場總決賽,他的弱點暴露無遺,他顯得太稚嫩了,這一切都顯示他在首發陣容中嚴重拖了后腿,既然如此,那改變就是唯一的出路,不抱有任何僥幸心理,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評論員表示認同:“籃網終究是薛連城的球隊,小薩博尼斯下首發以后確實面臨接應球的問題,但這兩場比賽哈特完成度還可以,是值得嘗試的。”
解說員:“現在籃網場上所有人都能投三分,這個威懾力還是很大的。”
當然。
變陣帶來的好處也不是沒有,比如全員能投三分,速度提升了,防守強度提升了,機動性變好了,沖擊力變強了。
這些東西于薛連城而言,那絕對是絕配。
而比賽過程,再次證明了薛連城的超凡能力。
他把三分投射,沖擊力,機動性等一系列進攻優勢擴展到最大化,直接把勇士給打懵了。
第一節籃網以37:28領先了足足9分。
第二節勇士終于反應過來,但麥基這個點沖擊力雖強,但不會投三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