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說王吉死期將至,倒也并非無的放矢。
前世坐冷板凳那些年,周琦非常喜歡讀史書,特別是漢代歷史著作,幾乎都通讀過數遍。
換做后世別人,或許沒聽說過王吉的名字,周琦卻是知道,東漢末年被史書寫入酷吏列傳的有兩人,其中一人乃當朝司隸校尉陽球,另一個就是沛國相王吉。
巧合的是,歷史中王吉這個酷吏正是被陽球折磨致死。
按照時間推算,陽球已經擔任了司隸校尉職位,很快就會對大宦官王甫動手,身為王甫養子的王吉自然在劫難逃。
不過就算王吉死期將至,如今仍舊權傾沛國,周琦倒也并不愿無端招惹這個將死之人。
卻說由于水利捐之故,圍觀百姓當即炸開鍋,幾乎所有人都對這個水利捐極其抵觸。他們倒也并非不知道興修水利的好處,只是很多百姓家中實在困頓,根本沒有余錢繳納水利捐。
地方上經常有官吏巧立名目,以為百姓服務的名義讓眾人捐錢,往往卻是錢捐出去了事情沒辦成,財物最終都進入了官員腰包。
自當今天子開始明碼標價賣官開,那些捐錢獲得官職者為了收回成本,大多在地方胡作非為,拼命壓榨百姓。特別是那些錢財不足,選擇使用分期付款方式買官之人,更是為了籌夠錢財不擇手段搜刮地方。
相比起來,沛國由于王吉這個大酷吏的存在,尋常官吏做事都不敢太過,反倒沒有受到太多剝削。從這方面來講,王吉對于沛國百姓的確有功。
王吉環顧眾人,厲聲喝道“興修水利功在當世,利于千秋,此乃朝廷大計,不可廢也。今官府公文已然發布,敢有拒不納捐者,本相必然從嚴處置”
眾人聞言,盡皆變色。
沛國百姓無人不知王吉手段,那些敢于與他作對者,沒有任何人落得了好下場,所以當王吉厲聲發怒以后,眾人當即噤若寒蟬,哪怕心中叫苦,卻也沒有人再敢多說什么。
眼看震懾住了眾人,王吉這才轉頭對著老嗇夫面無表情的說道“收繳賦稅乃嗇夫職責,本相給你三日時間,將官府公文傳達至鄉間每一戶,且登記出所有不愿納捐者”
繼而,王吉指著地上的兩具尸體,道“此二人尸首,且掛于汝家門外大樹上,三日后本相遣人殮其尸骨與嬰兒合葬,望彼時汝能將本相所吩咐之事盡皆做好”
言畢,王吉也不再多言,令人將兩具尸體吊起來以后,就帶著郡兵匆匆離去。
“怎能如此”
“今年佃租、賦稅尚且無力繳納,又能從何處籌錢捐錢興修水利”
“國相以前行事縱手段酷烈,亦從不壓榨民脂民膏,今日為何行此害民之舉”
王吉剛剛領兵離去,百姓們就已經吵翻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