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手段之酷烈,沛國境內無人不知。
哪怕勢力龐大如沛國周氏嫡系,面對王吉都會退避三舍,若非迫不得已,都不愿主動與之發生沖突。
老太公身為區區一介鄉嗇夫,居然敢堵在國相府門口指著王吉鼻子厲聲呵斥,這種膽魄與氣節自然令人敬佩。
更不用說,老太公此舉乃是為了相縣百姓。
王吉聽著老太公的慷慨陳詞,怒火中燒。他此次發起水利捐雖然的確有私心,然其于沛國為政四載,自覺無愧于心,哪怕用酷刑、多殺人,也都在法律框架之內。
不畏權貴、秉公執法,向來也是王吉引以為傲之事,沒想到今日卻被老太公當著眾人之面,被批判的一無是處,自然有些惱羞成怒。
他拔劍在手,指著老太公厲聲喝道“汝這老匹夫煽動民變,圍攻國相府,折辱上官,論罪當誅。死到臨頭尚不悔改,欺吾手中寶劍不利耶”
老太公怡然不懼,迎著劍刃上前逼近兩步,喝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吾今為民請命,以仁義而叱殘暴,以天心而抗苛捐,又豈會畏懼斧鉞加身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吾頭顱在此,汝敢取否”
面對慷慨陳詞毫不懼死的老太公,哪怕王吉殺人盈野,一時都被其氣勢所迫,忍不住踉蹌后退幾步。
跟隨老太公前來的眾多百姓,看到他為了自己等人如此奮不顧身,有人厲聲大呼“周嗇夫為了我等,不惜以殘弱之軀直面酷吏利刃,吾等豈能令太公孤軍奮戰”
當即有人大聲附和“周嗇夫為民請命,何罪之有”
“捐稅害民,周嗇夫何辜”
“太公身為鄉嗇夫,書香傳世尚且不懼死。我等淪為佃農,食難果腹,衣難蔽體,身無立錐之地,何懼死耶”
“欲殺周嗇夫者,請先斬吾首”
“欲殺周嗇夫者,請先斬吾首”
“欲殺周嗇夫者,請先斬吾首”
國相府外民意洶洶,百姓們無視那些披甲執銳的郡兵,紛紛涌上前去,將老太公護在身后。
他們舍身忘死,既是因老太公之義舉而感動,不愿這位為民請命的老人遭遇橫禍,也未嘗不是賭上性命抵制水利捐。
對于在場大多數百姓而言,每人百錢的水利捐,足以讓他們負債累累甚至是家破人亡。
既然已經被逼上了絕境,他們自然也能放下一切豁出性命。所謂法不責眾。王吉就算手段再狠,也不敢殺死在場這么多手無寸鐵的百姓。
如今天下尚未大亂,官員為政一方除非能夠只手遮天,否則必然要考慮朝廷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