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卻是沒有想到,這些區區郡兵,居然有如此迅速的反應能力,哪怕平常沒有經歷過什么戰陣,卻也能有條不紊的結陣往前沖殺。
不過很快,周琦也就釋然了。
國恒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這可不僅僅是個虛假的口號,乃確實存在過的歷史。
無論漢末諸侯如何混戰,都能輕松吊打圍繞在中國邊境的異族,哪怕三國時期人口凋零,這個民族整體衰落到了極致,異族仍然不敢覬覦這片肥沃的土地。
大漢的強盛在于各個方面,縱然是未曾經歷過戰陣的郡兵,都有鐵甲可以佩戴,武器也十分精良,這也是為什么,不久以后看似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如此輕易就被鎮壓。
大漢雖然已經日薄西山,可是其幾百年所積累的底蘊,仍然不容小覷。
別看他們只有區區兩百人,真要結成戰陣,依仗鐵甲兵刃之利,甚至足以擊破上千亂兵,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周琦看著如此陣仗的兩百郡兵,臉色也變得有些凝重。
他此次只想誅殺劉中尉給其定罪,并不愿多造殺孽,這倒并非周琦圣母心泛濫,而是不愿將事情鬧得太大。
兩百精銳郡兵實力非同凡響,真要與周琦帶來的五十騎死磕,哪怕周琦有許褚這位猛將沖鋒陷陣,麾下士卒也會折損不少。
這些士卒都是陽球交給自己的兵馬,如果折損過多,周琦沒有辦法向陽球交代。
念及于此,周琦當即上前兩步,大聲喊道“諸位將士,吾乃司隸校尉麾下都官從事,此來相縣除了搜集已故沛國相王吉任職期間所犯罪證以外,亦要調查劉中尉與之勾結害民之罪。”
“爾等雖受劉中尉恩惠,然朝廷法度不容蔑視。劉中尉懼罪行暴露,欲殺本從事于酒肆之內,此舉與謀反何異”
“幸賴幾位將官棄暗投明,于關鍵時刻撥亂反正,反殺逆賊劉中尉,這才令本從事性命得以保全。”
“爾等乃國家兵卒,深受皇恩,豈能因一逆賊而興叛逆之舉,禍及家人”
“若爾等此時散去,此前所犯之事既往不咎,否則待兵敗身死,家人遭受牽連之際,悔之晚矣”
周琦聲音很大,語速也非常快,說到最后,語氣也變得越發嚴厲。
本來正氣勢洶洶沖過來的兩百士卒,聽完了周琦的這番話,氣勢頓時為之一窒。
除了那兩名將校從家族挑選的族人以外,縱然是劉中尉鄉黨以及部分親衛,此時心中都未免有些遲疑。
劉中尉究竟有沒有謀反,他們這些普通士卒不得而知。
既然四名劉中尉麾下將官,以及周琦這個都官從事,都如此言之鑿鑿的說其謀反,那么這個罪名基本已經能夠坐實。
如果劉中尉還活著,這些受其恩惠的士卒及其鄉黨,自然會毫不猶豫的聽其命令,哪怕犯下大罪襲殺周琦也在所不辭。
可是現在,劉中尉這位靠山畢竟已經死去。
他們如果此時仍舊堅持襲殺周琦與司隸校尉府門下士卒,縱然最終能夠獲勝,卻也會背上謀逆大罪,終究難逃一死。
甚至于,就連他們的家人也會遭受牽連。
心中有了遲疑,部分正在沖鋒的士卒當即刻意放緩了速度,本來嚴密的陣型,頓時變得有些散亂。
莫要小瞧大義這個名頭。
當初曹節、王甫等宦官通過挾持少帝、竇太后,假借大義名分,就能令大將軍竇武麾下數千士卒各自散去,以致兵敗身死。
此時周琦就代表司隸校尉,代表朝廷,他本就有權調查、緝拿甚至格殺劉中尉之權。
這些士卒因為憤怒上頭,想殺那幾名投降的將校替劉中尉報仇,卻未必敢對周琦這位司隸校尉門下都官從事不利。
除非,他們真想謀反。
看著因自己的一席話陷入混亂的兩百士卒,周琦卻是暗中對許褚使了個眼色。
許褚當即會意,大步與迎面而來的項弘等人匯合。
其中一位劉中尉的心腹將校見狀,當即恨恨的看了周琦一眼,而后轉身對著兩百士卒大聲喊道“我等興兵并非背叛朝廷,只是為了將事情調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