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國之內,國相與中尉勾連,此乃朝廷大忌”
“縱沒有其余罪行,僅此一條,此二人亦難逃朝廷律令懲治”
陽球所言非虛。
朝廷對于諸侯王的封國,早就開始出臺各種政策進行限制,最開始的諸侯王可謂是國中國,諸侯王擁有獨立的軍政體系,內部官員幾乎乃是朝廷的復刻版。
漢景帝時期,朝廷就開始逐漸削弱諸侯王,不再讓諸侯王自己冊封官員治理封國,反而改成朝廷委派的官吏代替諸侯王治國。
諸侯王的丞相職位改為國相,其余類似于朝廷中樞的官職大多都被取消了。
到了漢成帝時期,為了繼續分化封國國相的權利,更是讓國相如同郡太守那般只管民政,國中尉如同郡都尉那般只掌兵事。
至此,封國官職除了稱呼以外,幾乎與郡無異,這種制度也沿襲到了如今。
朝廷之所以讓郡國軍政分治,就是為了避免地方長官權勢過大,影響朝廷對于地方的統治。
通常情況下,地方郡國長官為了避嫌,軍政最高官員也不會走太近。
王吉與劉中尉這種私下勾連的情況,如果沒有被捅到朝廷則罷,一旦被朝廷知曉,絕對屬于重罪,再加上兩人曾經所犯下的罪行,足以令他們萬劫不復。
縱然兩人已然授首,也會牽連到他們的家眷。
說到這里,陽球臉上滿是笑容。
他看著周琦,道“天子之所以倚重宦官,無非兩個因素。”
“其一,今國庫空虛,皇家內庫銀錢無多,宦官不在意名聲,能夠肆無忌憚幫助陛下斂財。”
“其二,陛下認為宦官身體有缺,除了忠心仰仗天子以外,再無任何出路。”
說到這里,陽球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
“此前京兆尹楊彪告發王甫,言王甫令其爪牙于京兆尹巧取豪奪錢財七千余萬。僅一郡之地便得如此多錢財,王甫豈非富可敵國陛下可以縱容王甫斂財,卻不允許對方將錢財收入自己囊中,而沒有交給陛下。”
“正是為此,陛下才會令我將王甫下獄,并調查其門生故吏。”
周琦聽到這里,也是心中微動,對于當今天子的認知又多了一分。
如果說此前,他還對劉宏抱有些許幻想,認為對方在限制世家、鞏固皇權方面,還頗有作為的話。
現如今,周琦也只能在心中感嘆,天子與世家的爭斗,無非是狗咬狗一嘴毛罷了。
劉宏如果能夠如同先帝那般,在限制世家的同時體恤百姓,或許天下也不會崩壞至此,也不會逼得天下百姓舉旗叛亂了。
當今天子所在意的并非天下百姓的死活,而是自己手中的權利,以及屬于皇家內庫的錢糧。
正是為此,他才會縱容宦官把持朝政,橫行地方,甚至以分期付款形式的賣官鬻爵,變相鼓勵這些買官之人搜刮民脂民膏,以充盈皇家內庫。
劉宏所為比之先帝不知遜色多少,僅憑兩人死后所評謚號,都能看出一二。
無論士人們如何痛罵先帝,如何給其惡評,認為其所行惡政罄竹難書,為政期間無一善政。
就連諸葛亮就在出師表也曾說道“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