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颎之死,讓周琦有些意難平。
他交接完了手頭的事情以后,返回自己居住的地方,從懷中掏出了段颎送給他的那本書。
書籍封面沒有文字。
周琦在獄中的時候,也沒有來得及詳細查看,還以為依照人屠段颎的性格,這本書里面只會記載如何與羌人作戰,如何對付羌人的兵法。
卻沒想到,那本書首頁所記載的文字,讓周琦臉上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欲平羌患,當置屬國,選拔清廉賢德之人,開商路,興教化。
短短二十多字,卻與段颎這輩子對待羌人的態度大相徑庭,若非這本書乃段颎親自交給自己,周琦絕不相信這些話會出自段颎之手。
周琦強壓住內心的震驚,繼續往下面看去。
這本書一改段颎平常的殺伐果斷,反而如同一位謙謙君子在溫和的述說,或許這也是段颎征戰十數載,最后困于牢獄之中,才會擁有此等心境吧。
自東漢建立以后,羌患屢禁不絕,長達百年的羌人叛亂,將這個王朝拖入了戰爭的漩渦之中,也為這個偉大王朝的覆滅埋下了禍根。
僅僅東漢建立至今,就已經爆發了四次大規模的羌人叛亂,最后一次羌亂正是段颎等人耗費十數載,才暫時平息。
如果算上未來即將再次爆發的叛亂,整個東漢歷史上羌人大規模叛亂足有五次,每次都讓大漢朝廷勞師遠征,耗費巨資才逐漸平息。
至于小規模叛亂,更是不計其數,屢禁不止。
這本書里面,段颎并未指責羌人不講信義,叛亂不休,而是從另一個角度去剖析羌患的原因。
按照段颎的說法,朝廷擠壓羌人生存空間,乃禍亂之根源。
本來漢人與羌人之間的交流歷史源遠流長,甚至就連二者祖先都一樣,羌人也非常仰慕漢人文化,甚至有不少羌人愿意主動融入漢族。
西漢對待羌人與西域的政策,以懷柔安撫為主,讓自己的文明潛移默化影響西域各族,減少民族矛盾,最后順理成章的在羌人居住地設立郡縣,將其轄地納入大漢版圖。
事情的轉折點始于王莽。
王莽這個人嘛,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與開疆拓土的意愿,所以一改西漢此前的綏靖政策,反而在青海設立西海縣,并下令在西海大規模開墾田地。
羌人各部皆以游牧為主,青海及其附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木豐盛,乃是絕佳的天然牧場。
王莽大規模開墾田地的舉動,無疑是觸犯了羌人的利益,他們只能退居險地紛紛起義,最終驅逐了西海縣令,重新奪回了這個肥美的牧場。
東漢建立以后,沿襲了王莽的民族政策,繼續在青海轄區的河湟河谷區域大肆開墾土地,較之王莽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了徹底占領這片肥沃的土地,東漢朝廷開始強行遷徙那里投降的羌人,將他們遷徙到長城附近的郡縣,這也就形成了所謂的東羌部落。
東漢朝廷的想法非常好,內遷羌人既能減少青海那邊的壓力,又可以通過教化這些被遷徙的東羌,讓他們成為朝廷爪牙,幫助朝廷對付西羌,以達到以夷制夷的戰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