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了周琦的這番話,陽球卻是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
很多事情,都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說實話,他的確想要重新擔任司隸校尉之職,然后盡快將曹節等人鏟除,這也少不了劉郃等人的幫助。
如果他這次拒絕三人,還將他們出賣的話,必然名聲盡毀,以后在朝中可就真的成了孤臣,沒有任何人再愿意與之聯手。
陽球重新擔任司隸校尉之事,也會因此被按下暫停鍵,甚至以后也沒有這種可能了。
這也就代表著,陽球日后幾乎不可能再鏟除曹節等人。
最重要的是,就算陽球真的為了顯示忠心出賣三人,按照當朝天子的性格,或許也會在心中產生些許結締。
到了那個時候,陽球或許連衛尉的職位都保不住。
如果離開了大漢的權力中心,那么以陽球如今仇人遍天下的現狀,就算能夠茍延殘喘一時,估計早晚也會被別人算計致死。
這些事情,周琦卻是不知。
哪怕他前世混跡官場那么多年,終究只是一位地方小官,根本接觸不到最高層,再加上古代與現代官僚體系大不相同,所以很多事情欠缺考慮,倒也在情理之中。
陽球沉吟許久,這才說道“鏟除朝中奸佞,乃吾畢生志向,錯過這次,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大丈夫死則死矣,豈能因畏懼之故出賣賢良,背負罵名”
周琦聞言,卻是不知如何勸說。
說到底,他終究不屬于這個時代,尚未完全接受這個時代的價值觀。
相比起禮崩樂壞的后世,人們大多只顧自己的利益,這個時代的士大夫們,對于名聲的看重往往高于生命。
出賣忠良這種罵名,似陽球這樣的人,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
周琦皺眉苦思,想要尋找其余破解之法。
沒過多久,他便想出了另外一條計策,當即說道“事以密成,語以泄敗。若使君真想舍命一博,只要能夠嚴守秘密暗中行事,也未嘗沒有成功的可能。”
“然昨日使君與司徒劉郃、永樂少府陳球、步兵校尉劉納三人相會之事,必然瞞不了曹節等宦官,若不打消他們的顧慮,事難成矣。”
陽球略作沉吟,繼而笑道“此事易也。”
“巴郡板楯蠻舉兵反,劉季承乃位列司徒,為此事心憂不已,知我與陳伯真都曾領兵平叛,欲向我二人請教平亂之策。”
“至于步兵校尉劉納,通曉兵事,一同向其商議剿滅叛亂之事,應該亦是情理之中吧。”
周琦聞言,不由眼睛大亮。
陽球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想到如此精妙絕倫的應對之法,絕對算得上是頗有才能了。
這個說法幾乎無懈可擊。
哪怕天子知曉四人因此聚集在一起,也不會責備、猜忌陽球,反而會對眾人大加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