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見狀,卻是暗自驚嘆。
后世劍的正常重量也就一公斤左右,有的冷兵器博主買了五斤的劍拍視頻,結果沒揮舞多久便氣喘吁吁,整不下去了。
典韋揮舞起三十六斤的雙鐵戟,卻仍舊顯得如此輕松愜意,只能說典韋不愧是絕世猛將。
古人究竟有多大力氣,始終是個謎。
根據史書記載,很多人都拿不動的牙門旗,典韋卻能單手輕松將之舉起。
甚至連曹軍之中士卒們都口口傳頌“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這可并非作者杜撰,而是確切寫在三國志里面的內容,很多人聽到卻覺得不可置信,覺得太假。
就好比史書記載,許褚抓著牛尾巴拖行百余步,絕大多數人看到這種內容可能都覺得有些扯淡,認為記載太過浮夸不可信。
可不可信暫且不表,典韋的確是位超級猛人。
宛城之戰的時候,典韋為了給曹操斷后,身邊士卒全部戰死。他武器丟失,身披數十創,仍舊能夠使用雙臂,將兩個想要擒住他的張繡麾下士卒活活夾死。
這種猛士,當真世所罕見。
不得不說,有了袁紹的鼎力相助,這雙鐵戟無論材質還是造型,都要遠遠超過典韋之前的那對,由于其中摻雜了些許天外隕鐵,絕對算得上是神兵利器了。
漢代兵器之所以普遍較重,也與其較為落后的鍛造工藝有關,如果武器質量太輕,就無法保證其耐用性。
隨著鍛造技術的越來越發達,到了后世武器重量也就越來越輕。
好在典韋這雙鐵戟不僅使用了非常好的材料,而且參與打造的都是雒陽境內的能工巧匠,品質絕對世所罕見。
若非袁紹雇傭了許多優秀的匠人,日夜不停輪流鍛造,就連摻和的天外隕鐵,都是提前鍛造好的那種,否則絕不可能在區區三日時間之內,就將武器打造完成。
“多謝周郎賜戟”
典韋來到周琦身旁,深深一拜。
周琦急忙扶住典韋,道“你我二人意氣相投,乃兄弟也,以后萬不可如此多禮,否則豈不顯得生分”
典韋倒也豪爽,重重點了點頭,眼中滿是笑意。
就這樣,周琦、項弘略微喬裝打扮以后,就與典韋、周承二人,帶著一些袁紹早就準備好的商品,駕著兩輛牛車離開了雒陽。
他們日夜兼程,又有牛車代步,終究還是在函谷關追上了被流放的陽球家眷。
周琦發現,這些家眷中并沒有陽球的小妾程氏。
“看來程璜出賣使君之前,應該是與曹節做了交易,程氏既然沒在流放的人群里面,料想司徒劉郃的妻子肯定也被免除了罪行。”
念及于此,周琦臉色不禁有些陰沉。
陽球固然是不聽勸告,然程璜連自己兩個女婿都出賣,周琦對之恨意甚至要超過曹節,如果程氏也在流放的隊伍中,周琦不介意將之殺掉為陽球報仇。
好在朝中早就有人打點,所以陽球家眷在被流放的途中,倒也并未被刻意刁難。
周琦不敢離他們太遠,擔心發生危險的時候自己救援不及,所以自從離開函谷關以后,四人就駕著牛車不急不忙的吊在后面。
“嘿,你等始終跟在我們身后,所為何事”
在函谷關內的時候,這些負責押解犯人的官差倒也不以為意。
可是離開函谷關以后,看到四人明明可以越過流放隊伍,卻仍舊緊緊跟在身后,頓時讓幾位官差心生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