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怕兵敗被羌人叛軍俘虜,口中仍舊大罵反賊讓羌人殺掉自己,卻沒有人膽敢動手,反而恭恭敬敬將其送回漢陽。
這位可是連當今天子劉宏都將其引為知己,感到相見恨晚之人。
董卓權傾朝野之時,滿朝公卿皆對董卓大禮參拜,唯有蓋勛只是拱手行禮,并且敢于當面頂撞董卓,哪怕深受董卓忌憚,亦不敢害其性命。
其名望之盛,可見一斑。
道德方面,蓋勛更是無可指摘。
縱然面對自己的仇人,蓋勛都能做到不趁機報私仇,反而秉公辦事,為仇人解困。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蓋勛乃當代士大夫之表率,幾乎擁有這個時代士人一切的美德與氣度。
如今的蓋勛,或許還沒有歷史上的那般名望,卻也已經在涼州嶄露頭角,受到漢人與羌人的敬仰與擁戴。
這等人物向周琦鄭重行禮,他如何承受得起。
周琦不敢怠慢,急忙惶恐拜道“蓋長史名傳涼州,又為長者,琦何德何能,豈敢受先生此禮”
蓋勛起身,正色道“汝之事,吾略有耳聞。”
“于方正麾下,縱然知曉非議內眷可能觸怒方正,仍舊竭力勸諫,哪怕離去亦要留書寫下肺腑之言,此為忠也。”
“不懼強權,為祖父報仇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殺沛國相王吉祭奠已故之人,此為孝也。”
“不忘故主,假扮商賈千里護送方正家眷,此為義也。”
“以區區四人搏殺近百賊寇,反而殺得賊人膽寒逃竄,此為勇也。”
“吾近不惑之年,所遇豪杰不計其數,似周郎此等才俊亦此生僅見。僅憑汝之所行,便當得起這一禮。”
聽到這里,周琦突然感覺心中有些發堵,他抿了抿嘴唇,對著蓋勛深深一禮。
他這些日子拼死拼活,不就是為了獲取名聲嗎
可是相比起那些世家大族,周琦除了拿性命去拼搏以外,卻根本沒有其余養望的機會。
偶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也會感嘆這條路無比艱難,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堅持走下去。
縱然他已經做了這么多事,卻仍舊只是一介白身,與那些出身權貴之家的士人,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
未曾想,今日居然能在這秦亭之內,得到蓋勛這位涼州名士如此稱贊。
巨大的滿足感,頓時將周琦包裹了起來,他終于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的舍命相搏沒有白費,也終于真正看到了曙光。
這個時代,無論自己做了多少事,如果沒有得到名士的認可與稱贊,就算做得再多又有何用
現如今。
蓋勛給予了周琦如此高的評價。
相信以蓋勛的身份與名望,等到這番話被傳揚出去以后,周琦必然名聲大噪。
周琦費盡心機想要獲得的名望,如此輕易就得到了,這才讓他有種發自內心的激動與不真實感。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蓋勛哪怕僅僅說了這番話,對于周琦的實際幫助,甚至已經不在陽球之下。
正是為此,他才會對著蓋勛如此鄭重的行禮。
蓋勛上前扶住周琦,道“子異但請放心,這里乃是涼州,曹節勢力再大,手也很難伸到此地。”
“他所派遣截殺方正家眷之爪牙,已被盡數剿滅,此后涼州無人再敢加害陽瑋他們。”
“敦煌那邊,我亦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