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謙更怒,道“吾與城中將士皆為大漢子民,又豈會比別人更高貴”
郡丞泣道“吾等死則死矣,不過為國盡忠爾。然使君乃朝廷親封郡守,若死于賊人之手,豈不有損朝廷威嚴”
“使君縱不為自己考慮,亦要為朝廷顏面考慮啊”
趙謙聞言,這才沒有繼續掙扎,看著正在慘烈廝殺的官軍,臉上滿是悲色。
郡丞所言并沒有錯。
郡守作為兩千石封疆大吏,如果死于黃巾之手,必然會引起全郡大震動,不僅有損朝廷威名,亦會助長黃巾賊兇威。
是以郡守趙謙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殺”
就在趙謙擔憂黃巾軍會攻上來的時候,卻是看到郡尉親自帶兵沖了過去,經過殊死搏斗,終究還是將沖上來的黃巾軍全都殺退。
趙謙見狀,這才長長舒了口氣。
黃巾起義剛剛爆發,趙謙就得到了朝廷的詔令,命其集結全郡兵馬,退守召陵阻擋汝南黃巾進入潁川,與潁川黃巾匯合。
正是接到了朝廷的詔令,趙謙才會舍棄汝南郡治,帶領所有兵馬日夜兼程趕到召陵。
還好趙謙動作迅速。
若是晚上半日,恐怕召陵已經被黃巾軍所占據。
饒是如此,由于黃巾軍來得太快,趙謙根本沒有時間修繕城墻,也沒有閑暇準備守城器械。
所以面對黃巾軍的猛烈攻擊,召陵縣城已經變得搖搖欲墜。
朝廷可是下了死命令,趙謙無論如何都要守住召陵,等待援兵過來。
若是讓汝南黃巾渠帥攻破了召陵,進入潁川與波才匯合,勢必會影響潁川官兵與黃巾軍的會戰。
一旦官兵在潁川兵敗,那么黃巾軍就會直接威脅到都城雒陽。
如此嚴重的后果,趙謙可承擔不起。
正是為此,他才會以郡守身份強行登上城墻,想要鼓舞士氣,協助守城。
不得不說,趙謙的確頗有膽識。
他雖然被郡丞拉住,未能沖到廝殺的最前線,可是兩人的舉動,也引起了守城士卒的注意力。
士卒見郡守區區一介文士,都敢提劍登上城墻,果然士氣大振,這才在郡尉的帶領下,殺退了沖上城墻的黃巾軍。
郡丞見黃巾軍退去,也是略微舒了口氣,而后勸道“有郡尉守城,絕對萬無一失。吾等待在城墻上亦無裨益,不若先返回城內,發動百姓協助守城,征發徭役補充守城器械,如此亦能為郡尉分憂。”
趙謙覺得郡丞之言有理,而后對著守城將士喊道“吾乃汝南郡守趙謙,誓與召陵縣城共存亡。諸君只管奮力殺敵,待黃巾賊退去以后,本官必會為諸位將士請功”
“吾且去城中準備酒水、肉食、錢財,若是今日能夠守住城池,今晚必有厚賞”
守城士卒聞言,盡皆士氣大振。
無論酒水還是肉食,他們都很少能夠享用,再加上錢財的賞賜,又有郡守坐鎮城內,士卒們自然是摩拳擦掌。
卻說趙謙退下城墻以后,對著郡丞說道“為今之計,當先拖到夜晚。待黃巾軍退兵以后,即可征發百姓修繕城墻。”
“汝且征調大鍋、桐油、柴火、石頭,并且命令匠人制作簡易盾牌,令軍械所加緊制造箭矢。”
“不管付出任何代價,都要守住召陵”
郡丞面露為難之色,道“城池已被圍困,縱然將城內所有木頭全部征調,亦不夠守城之用,制造箭矢更是缺乏原料,如何解決”
趙謙一揮衣袖,道“不管用什么辦法,哪怕是拆掉城內所有居民住房,也要保證能夠擁有足夠的守城物資。”
郡丞臉色微變,道“若如此,豈不會讓城內百姓離心離德若彼勾結黃巾賊,里應外合打開城門,又當如何”
趙謙道“向他們承諾,只要能夠守住城池,待擊退黃巾賊以后,由官府出資為他們修建新房,并且分發錢財以作補貼。”
郡丞聞言,這才領命而去。
城墻外面,汝南黃巾渠帥彭脫,看著久攻不下的城池,不由臉色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