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長社有失,莫說是朱儁自己,就連皇甫嵩恐怕都擔不起這個責任,至少也會落得個免職治罪的下場。
無論是為了大局著想,還是為了自己的前程與身家性命,朱儁都不敢怠慢,急忙率兵回援長社。
不僅僅是朱儁,皇甫嵩也看到了長社方向燃起的大火。
隱約間,還有喊殺聲與戰鼓聲傳來。
皇甫嵩亦是臉色微變。
事實上。
自從皇甫嵩發現黃巾營寨里面沒有人以后,就隱隱感覺有些不安,可是在沒找到黃巾軍主力,以及在不了解對方目的以前,皇甫嵩并不敢輕舉妄動。
未曾想,皇甫嵩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左右急忙勸諫道“若長社有失,則京師震怖,將軍必然會被朝廷降罪。”
“將軍當率領麾下兵馬,速速回援長社。”
皇甫嵩聞言,眉頭緊皺,卻并不答話。
左右見狀,還想再次出言勸諫,卻是被皇甫嵩打斷了。
他看著麾下諸將,問道“爾等有沒有想過,若黃巾軍于途中設下伏兵,我等返回之時,豈不會遭遇重創”
眾人聞言,皆驚愕當場。
只不過,仍舊有人勸道“無論如何,長社絕不容有失,將軍回援之時,小心謹慎即可。”
皇甫嵩卻是搖頭道“長社縣令頗為謹慎,我出城之前亦再三叮囑,莫要輕易開城門。”
“然長社畢竟空虛,如此雖能擋住少許黃巾軍,卻擋不住有準備的黃巾大軍。”
“若波才盡起大軍攻城,就算我現在領兵回援,恐怕也來不及了。”
有人說道“假如攻城黃巾賊人數不多又不少呢,如此將軍豈非錯過了救援長社的最佳時機”
皇甫嵩看著眾人,道“若我所料不差,右中郎將恐怕已經領兵回援。”
“若黃巾賊沒有埋伏,以右中郎將麾下兵馬,必可保全長社,無需我再領兵返回長社。”
“若黃巾賊早有埋伏,縱然合我兩人兵力,亦無勝算。”
屬下皺眉道“如果因為沒勝算就不領兵回援,陛下豈會輕饒將軍。”
皇甫嵩聞言沉默許久,而后嘆道“眼下戰場局勢難料,縱然長社被黃巾賊攻克,只要我能保全麾下士卒,亦可退守新鄭,等待朝廷援軍。”
說到這里,皇甫嵩聲音忽然變得高昂,道“若我與右中郎將麾下兵馬,皆折損于此,那么以新鄭兵力,絕對擋不住波才。”
“真要如此,則司隸必將暴露于波才兵鋒之下,我亦會成為大漢之罪人。”
他眼神變得十分堅毅,道“縱然事后陛下降罪,若能以我個人性命換取麾下兩萬兵馬,亦足矣”
眾人聽到這里,皆無言以對,遂不再提回援長社之事。
皇甫嵩與朱儁面對同樣的難題,卻是有了截然不同的選擇,也與兩人的出身、經歷與眼光有關。
很顯然。
出身將門世家的皇甫嵩,明顯彼朱儁看得更遠。
卻說朱儁慌忙領兵回援長社,途徑一處密林之時,令人放緩了行軍速度,并且派出大量斥候前去探查。
他知道,這里乃是回援長社的必經之地,非常容易中埋伏,所以留了個心眼。
讓朱儁感到慶幸的是,經過斥候探查以后,發現這里根本沒有黃巾軍伏兵,不由對張超說道“那波才果然是有勇無謀,若易地而處,我必在此處設立伏兵。”
“就算官兵謹慎未落入埋伏,卻也可以堵住道路,令官兵沒有辦法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