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與袁氏關系較為緊密的朝中大臣,亦是紛紛上前,說道“臣附議”
就連那些中立的大臣,亦是說道“臣附議”
看到幾乎滿朝文武,都希望能夠重賞周琦,天子當即問道“當如何賞賜”
袁氏兄弟對視一眼。
最終袁逢上前說道“此前朝中公卿,還在為何人接替右中郎將之職而爭論不休,周子異既然立此奇功,足以證明其有膽有識,能夠相助陛下剿滅黃巾。”
“臣提議,封周子異為右中郎將,令其統兵剿滅潁川黃巾。”
此言落下,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了寂靜之中。
周琦功勞固然很大,可是其并非出身士族,而且年齡也不大,此前也只是區區安豐縣長。
右中郎將對于如今的大漢而言,那可是妥妥的軍中高級將領,實權甚至還要超過身為九卿之一掌握禁軍的衛尉。
無論資歷還是出身,周琦顯然都不夠格。
天子看著袁逢,問道“若朕沒有記錯,當初舉薦其擔任安豐縣長者,便是袁卿吧。”
袁逢不卑不亢的說道“臣不僅舉薦其為安豐縣長,還向右中郎將舉薦了周子異,他這才被征調前去平定黃巾。”
天子饒有興趣的說道“如此說來,周子異算袁卿門生嘍。”
袁逢再拜道“所謂舉賢不避親,臣正是看中了周子異才能,才會屢次三番向朝廷舉薦。”
袁逢話音剛落,就有人反對道“彼雖立奇功,或許處于僥幸,恐怕還不足以封其為右中郎將吧,還請陛下明察。”
有了人開頭,其余公卿自然也不甘寂寞,反對者居然不在少數。
說到底,還是周琦的家世不太好。
若其如此年輕就擔任右中郎將職位,地位就不在這些大臣之下,自然會有很多人心中不服。
無論是出于嫉妒,還是出于其他什么原因,這些人都站了出來。
天子見狀,卻是嘴角微微翹起,最終看向司徒張溫,問道“張卿可有想法”
張溫沉吟半晌,最終說道“周子異屢戰屢勝,絕非倚靠僥幸才擊破黃巾,的確乃統兵奇才。”
“今賊勢浩大,陛下不可拘泥于出身、資歷,當破格提拔俊杰。”
“然其畢竟太過年輕,不宜封賞過甚,以免生出驕橫之心。”
“臣以為,可封其為假右中郎將,假節,令其掛帥速速剿滅潁川黃巾,以解司隸之危。”
天子聞言,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道“準奏”
再說一下更新吧,本書一章保底五千字,按這個標準加更一章都萬字了。這些字分成兩章都可以,再加一千字分三章都行,但那樣做沒意義。
歷史書,特別是這種類型的,不太好寫,就算照著寫好的原文打字都很慢,因為很多詞、句都不常見。
我之前嘗試過日萬,首先就是風格方面逐漸偏于大白話,因為這樣寫得快,其次就是質量明顯下降,這個我能感覺得到,從大家的反饋中也能察覺出來。
而且寫多了,身體也受不了。
這本書我打算寫好一點,寫長一點,想要把質量保持下去。
更新方面,等我上午不去醫院針灸、治療以后,再視情況盡量多寫一點,兄弟們見諒哈。
說實話,看到有兄弟嫌更新慢,其實俺也很開心,至少說明兄弟們有期待感嘛,總好過無人問津。
本書均定已經一千一百多了,雖說咱們讀者基數少,但后勁很足,漲勢也很猛,完爆很多收藏比咱們多很多的書。
說實話,像咱們這種比較傳統的歷史書,前期k不過別人,沒推薦真的很難熬,只能靠質量打持久戰。同期上架的有本歷史書質量很不錯,首訂也比我好,沒能熬住切了,真覺得挺可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