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看出了周琦心中的憤怒,戲志才勸道“袁氏所為,亦乃常理。”
“若明公之名望皆遠超袁本初,此乃主弱臣強之勢,必會招致袁氏猜忌。”
“明公有名望、才學,袁氏也絕不會輕易放棄,否則其余世家欲結交明公者不知幾何。”
戲志才之言,倒也并非無的放矢。
遠的不說。
如果袁氏真的放棄周琦,恐怕汝南太守趙謙馬上就會對其進行拉攏,將周琦納入麾下。
周琦已經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才學,完全有能力興盛一個家族。
士人雖會嫉妒甚至忌憚周琦,卻不會否認他的才能。
那些想要更進一步的世家,也不介意利用周琦的才能,讓自己家族走得更遠。
“既如此,待交接完畢,就返回安豐縣吧。”
說完這些話,周琦就感到了深深的疲憊,對于這個朝廷也是失望透頂。
縣衙之內。
當皇甫嵩、曹操得知,周琦辭掉右中郎將職位,返回安豐養病的消息以后,都無比吃驚。
“子異并非得了大病,怎會請辭”
“且子異此前討伐黃巾立下汗馬功勞,就算請辭朝廷也應該給予其余賞賜才對,為何如此吝嗇”
看著憤憤不平的曹操,皇甫嵩卻是深深嘆了口氣。
相比起曹操,皇甫嵩更加了解朝中公卿的心思。
事實上,他此前對于周琦這位年輕人,都起了些許嫉妒心理。
不過皇甫嵩畢竟出身將門世家,也敬佩周琦的領兵之才,只是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皇甫嵩都如此,更不用說那些高高在上的公卿了。
在皇甫嵩看來,周琦懂得急流勇退,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抉擇。
交接完畢以后,周琦喚來典韋、許褚、周瑾、黃邵等人,說道“吾已請辭,準備返回安豐縣養病。”
“你們是想要與我一同前往安豐,還是繼續留在此地建功立業”
周琦話音剛落,許褚當即喝道“明公立下如此功勞,尚未得朝廷半分賞賜,吾等只是跟隨明公沖鋒陷陣之馬前卒,想必朝廷也不會將某放在眼中。”
“某愿隨明公返回安豐縣,哪怕僅為縣中一小吏,亦好過在此受那些鳥氣”
有了許褚帶頭,包括黃邵在內的其余人,也都紛紛應和。
就這樣,周琦在自己最高光的時刻,帶著不足兩千人返回安豐。
皇甫嵩本來還想留下許褚、典韋,以及黃邵麾下千余黃巾,可是沒有了周琦,這些人都不愿意繼續留下。
皇甫嵩也不好強求,只得放任他們離去。
說到底,這些人的性質仍舊屬于義軍與部曲,并不受軍中管制。
這是本月最后一天,更了十八萬字,平均每天六千,比不上日萬的大佬,不也算太拉垮,感謝有大家的陪伴。黃巾之亂劇情差不多也要結束了,之所以這么突兀,原因有二。
一主角刷了不少名望與戰功,還收了個小弟,再爭剩下的功勞吃相太難看,他頂不住。
二一直刷黃巾軍,劇情推動太慢,沒這個必要。俺寫書,該細寫就細寫,該略寫就略寫,不水文。
至于主角的去處,這個不需要擔心,很早以前就有伏筆,不會留在安豐,他會參與到下一個歷史事件中。
具體是哪個歷史事件,兄弟們可以猜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